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125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concerning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s to treat the growing number older person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This study examined treatment efficacy of a specialized interdisciplinary geriatric mental health team (mental health geriatric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or MHGITs) for 69 older cl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Depression, life satisfaction, health, and psychiatric and medical hospitalization data were gathered. A decrease i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n psychiatric hospitalizations, and an increase in life satisfaction at 6 months were found. No change in health nor medical hospitalizations were reported. This study provides preliminary support for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a MGHIT approach in treating older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e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2.
Skillful cofacilitation of groups provides group members with shared leadership, combined knowledge, and broadened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y. Interdisciplinary cofacilitation offers group members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nd diverse professional expertis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upport group approach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autism and describes the benefit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facilitation by social workers and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ors.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facilit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3.
面对国内妇女/性别学学科发展的现实困惑,结合妇女/性别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和国内外交叉学科的发展,指出在交叉学科下发展妇女/性别学是妇女/性别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尝试和新趋向。以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成功申报交叉学科妇女/性别研究博士点为例,提出目前妇女/性别学作为交叉学科建设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84.
85.
近年来比较文学发展很快,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教材建设成果迭出,学科理论注重方法论的构建,着眼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关注文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在文学关系研究方面聚焦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海外华人文学与海外华语文学、民族文学的比较、比较诗学、海外汉学等;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将政治、教育等制度及宗教、地域文化、社会习俗、民间社团、语言学、符号学等对文学的影响纳入研究视野,并试图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来重构文学观。比较文学以开放性、跨越性的姿态呈现于文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6.
社会科学的生成经历了作为社会状况研究的学说和学科化的社会科学两个阶段,而社会状况研究的学说与学科化的社会科学的形成过程,本质上也就是其学科制度的生成演变过程。社会科学学科制度的生发具有独特的逻辑:学科的建制化是其生发的直接路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其生发的根本依据;复兴中的大学是其生发的渊薮之地;学科规训I制度的革新是其生发的催化剂。解读社会科学的生成逻辑,对于深化人们对社会科学的认识以及促进社会科学的开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7.
基于对CSSCI和SCI、SSCI、A&HCI数据库中收录的工程伦理教育类论文的研究,通过对其中涉及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情况、论文主要研究领域及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不多,研究倾向于宏观整体把握,研究方法中定量方法不多。基于此,推动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进一步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回归研究方法的生态性,关注真实情景中的微观问题,用本土化的方法研究本土问题。  相似文献   
88.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内学界对婆媳关系相关的学术议题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通过对1979—2018年中国知网(CNKI)相关论文的检索发现,学界对婆媳关系的本质、类型、特征以及婆媳关系内生机制等论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总体上看,既有研究也存在着研究视角上缺乏跨学科领域研究的交叉、融合,研究理论上域外理论借鉴有余、本土理论建构不足,研究主题上专门性和整体性研究不足、新学术增长点匮乏,研究方法上偏重质性研究、疏于量化研究、失之比较研究等诸多不足,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89.
胡适文学思想研究,是"胡适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胡适文学思想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对其整体性特征与研究范式意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把胡适文学思想放在胡适思想的哲学背景中,从胡适治学的跨学科角度,探讨其文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0.
张良丛 《东方论坛》2010,(4):104-109
审美人类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跨学科研究。审美人类学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由于是新兴学科,审美人类学研究并不统一,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并且,与民族美学、艺术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审美人类学坚持了地方性的、本土文化、民间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立场,体现了面对后殖民语境的多元文化、弱势话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