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65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390篇
理论方法论   246篇
综合类   1727篇
社会学   42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应对犯罪的基本策略,历经"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而演变发展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它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当注重贯彻宽松刑事政策,合理运用严格刑事政策,并协调运作宽松与严格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22.
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罗默的阶级—剥削对应理论是通过使用了理性选择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原则中的"合作博弈"理论阐述了其社会公正思想。其独特研究方法的运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剥削与阶级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公正理论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举证制度关乎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高效与否 ,庭前证据交换是举证制度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现行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不足与纰漏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从审判实务的角度阐述了完善证据交换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4.
张国强 《晋阳学刊》2008,3(1):50-53
社会公平、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概念相近而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社会公正观的核心内容。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革命家都对社会公正进行过理论探讨或革命实践。社会公正观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科学的社会公正观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保障经济繁荣的迫切需要、建设政治文明的必要前提和影响教育发展的伦理要素。  相似文献   
25.
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繁荣至今的根本所在。但我们在强调发展的同时也大力倡导社会公正的实现,只不过是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更加提倡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公正实现”,这种“公正实现”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效率的提高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6.
社会公正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追求社会公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社会公正体现了我国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7.
对缓刑制度进行价值分析,能够为该制度设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评判找到标准和方向,同时对于制度的完善起到推动作用.对缓刑制度的价值分析就是对缓刑如何体现刑罚价值的分析.刑罚的终极价值是正义、秩序和自由.缓刑制度通过弥补报应刑论和预防刑论的缺陷而最终实现正义、秩序和自由.  相似文献   
28.
法律似乎与生俱来地与正义联系在一起,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正义是永恒的,而正义的内容常变.然后考察不同生产方式下的不同的正义变化,并主要分析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应然正义.最后以此构建中国在当前历史时期符合正义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9.
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科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的注重效率、维护公平 ,是在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内涵的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科学诠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平不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公平 ,也包括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公平 ;效率也不应当仅仅是经济效益 ,而应该是指整个社会系统运作的效率。公平是效率的内在要求 ,效率也是公平的内在要求 ,公平制约着效率 ,效率制约着公平 ,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 ,而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即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0.
近年我国刑法学界,刑罚个别化原则正日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刑罚个别化原则有其内在的合理根基它在方法论基础上得益于近代犯罪学对刑法学的推动;在伦理内涵方面体现了人性关怀;在价值追求中实现了公正圆满.刑罚个别化原则不仅仅是一个量刑原则或刑法原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刑事政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