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95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1198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公司僵局与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僵局是公司运行发生障碍、停滞,导致公司瘫痪,进而威胁股东利益,它与公司或控股股东对小股东所为的公司压迫不同。公司司法解散是解决公司僵局的逻辑结果,我国确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具有其价值考量,它是公司僵局和股东权益保护的必然结果,也是各种价值平衡与协调讷产物。  相似文献   
62.
全球化时代的日本法学教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制度改革是日本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改革现有的建立在大陆法系基础上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制度,引进以美国法学院(law school)模式为标准的法科大学院制度。就日本近年推行的司法制度改革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法学教育改革以及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3.
知情权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在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积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我国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规范政府公开行为角度给予了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结合此条例的相关规定,分析对行政相对人知情权司法保护的法理基础,并对其具体制度作进一步研究,希望它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并伴随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进程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64.
违宪审查的司法化建制在广为普及的同时,由于法理基础的缺陷,其正当性问题在各国违宪审查制的实践中一直被质疑。在当代语境下哈贝马斯等人的程序正义宪法观和宪政工程论则为违宪司法审查之正当性提供了新的法理阐释及制度化引导,从而对当代违宪审查制在司法审查范围、程序效力等方面的完善以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65.
司法与行政:中国司法行政化及其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行政化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大阻碍和重要对象 ,它也是研究司法改革“中端”层面的很好切入。本文从中国司法行政化的宏观观察、症结分析和克服对策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一条新的司法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6.
当代释明制度体现了当事人司法主体性理念,有助于克服当事人主义模式的弊病,是程序保障的重要举措;建立较为积极的、并且适度的法官释明制度,应当成为制度构建的基调和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67.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分权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尽管方法各异、形式多样,但对分权思想的原初理念的探讨几乎是一个空白。鉴于此,本文笔者通过对早期亚里士多德三机能思想的历史解读,旨在对分权思想的原初理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8.
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审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有效的行政立法之合法性审查机制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行政立法冲突的唯一途径。这种机制之正当性则渊源于正义论等原理和法制等原则。目前,世界上存在议会审查、司法审查和专门审查等三种合法性审查体制,就我国而言,建立全国人大领导下的专门审查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或不能司法审查的做法存在着和行政诉讼目的抵触、与行政复议法脱节以及与我国应承担的WTO协议国际义务不相适应、与世界上法治先进国家做法差别较大等问题,并且具体行政行为当中“零售性违法”可以得到司法救济,而抽象行政行为当中的“批发性违法”问题却无从进行司法救济也不符人类基本理性。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不仅是法治与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兑现我国国际义务、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与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0.
经过近十年的司法改革,中国法院始终没有摒弃那种通过行政审批来进行司法决策的惯常作法。这既造成审理权与裁判权的分离,也使得合议制度变得难以实施。这种司法裁判的行政审批机制之所以盛行不衰,首先是因为法院普遍存在着司法裁判职能与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的混淆问题,使得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的司法官员难以与普通法官平等地行使司法裁判权。另一个原因则是在现行司法程序中没有建立一种"通过诉权来制约司法裁判权"的机制,使得控辩双方无法对法官的裁判权产生有效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