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54篇
  免费   1735篇
  国内免费   381篇
管理学   89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1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440篇
丛书文集   5180篇
理论方法论   1399篇
综合类   32104篇
社会学   2738篇
统计学   67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641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662篇
  2016年   747篇
  2015年   847篇
  2014年   2044篇
  2013年   2511篇
  2012年   2551篇
  2011年   2627篇
  2010年   2293篇
  2009年   2447篇
  2008年   2552篇
  2007年   3053篇
  2006年   3290篇
  2005年   3010篇
  2004年   2806篇
  2003年   2895篇
  2002年   2572篇
  2001年   2108篇
  2000年   1080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objective is to test if religiosity affects environmental opinion in Europe. Using data from European Social Survey (ESS) 2002/2003, the study answers three questions. At the societal level: Is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 different in political systems with different Christian traditions? Is environmental concern less or higher in the public opinion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secularizatio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Is the environmental opinion of the individual affected by the personal confession of faith, religious involvement, and the dominant religious context? At the societal level, the findings show stronger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in Catholic and Eastern Orthodox countries than in Protestant countries. The tendency also shows a weakened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in countries with a rather secular population.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environmental care from Catholic culture, negative effect from Protestant culture, and no effect from religious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992.
在《史记》《汉书》的对比研究中,行文风格的对比被视为重点。文章通过两部典籍同篇同句的对比,从表达的人称及语言的典雅两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行文上雅俗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完善高校教学评估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于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自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高校内部教学评估机制存在价值取向不当、评估主体单一、评估制度设计不科学、制度实施缺乏有效保障等突出问题。新形势下,高校应当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在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和使命的基础上,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主发展为目标,从评估规划、评估执行、评估控制、反馈处理等角度构建多位一体的教学评估机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4.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应具备的公民品质包括"讲德性"、"守规则"、"有理性"以及"重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由于我国公民教育起步较晚,大学校园缺乏公民教育的文化氛围,大学生的公民品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塑造和培养。利用公民教育塑造大学生的公民品质,需要引导大学生追求优良的公民品质;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需要在校园生活中开发利用更多的公民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丰富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有效开展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995.
Research on the university experience of disabled students has focused on barrier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while the social world of university has as yet gained little attention as a distinctive object of study. Here we examine social experience and socially imposed restrictions through the lens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self-concept. A qualitativ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changes in self-concept amongst physically disabled Australian university students.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analysed using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The study found weak social attachments at university, but stronger attachments outside. Self-concept did not appear to be structured in any direct way by university-generated social capital, partly as a consequence of its weakness.  相似文献   
996.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总体上是积极的,趋势是进步的,而且发展速度很快。高等教育面临着大众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大学生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来自社会、学校体制、大学生管理干部自身和学生的挑战,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在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997.
技术语境下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一次根本性技术的发明都会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艺术变革也具有这种性质,现代艺术以强烈的革命态度表示出与传统价值观的决裂。艺术阐释的重心也从艺术创作和美学转向生产和消费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技术异化的批判,仍然具有警示作用;而艺术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人文关怀的一种方式,在新时代的生态语境中,应该重新获取这些崇高意义。艺术变化与技术发展有直接的联系,除此之外,还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精神、观念、艺术家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综合考察这些因素,才能够探明艺术变革的真正原因。但未来发展情形仍然不明了,需要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共同努力。科技“由谁来控制”和“如何控制”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98.
王雅平 《云梦学刊》2012,33(2):103-106
蔡世平的旧体词感受生活的真实,抒写真性情,追求一种终尚自然的艺术境界,建造起一个既丰富又纯净的审美世界,体现了作者关于旧体词创作的独特的审美理念。他的成功是能够给旧体词创作带来重要启示的。  相似文献   
9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随着发展的深入,人才培养的效果和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来。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设置直接相关。文章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的角度,分析目前高职教育所采用的课程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以供高职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习俗有道德习俗与非道德习俗之分。道德习俗对人德性生成有巨大影响。这样,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在改变道德习俗,其中,学校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学校的道德习俗;家庭和社会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本国、本地区的道德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