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基于激光扫描检测原理和光电传感技术,提出了一种反射式激光扫描检测系统,其扫描光学系统采用抛物面反射镜,解决了较大尺寸的测量问题。论述了系统的检测原理、总体结构及数据实时处理电子学系统。通过实验对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精度达±0.01mm。  相似文献   
72.
采用fluo-4标记的乳鼠心肌细胞钙离子实时激光扫描共聚焦光学切片呈现为点状分布的荧光图像,并且受到噪声的严重干扰,细胞荧光图像在分布上没有连续的边缘;而采用处理静态荧光图像的方法处理这种图像存在很大的困难。该文就心肌细胞Ca2+离子定量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场和空间点模式特征聚类相似性测度的自适应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能以统一的标准从不同深度的光学切片中分割出需要分析的细胞钙离子活动区域,对其他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做动态分析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理论计算和实验都表明(HgCd)Te具有很强的Franz-Keldysh效应。利用Franz-Keldysh效应,可以使(HgCd)Te探测器的光吸收产生电致偏移,对10.6μmCO2激光辐射由不吸收状态转变为吸收态,并进而为远红外(HgCd)Te探测器提供一种有效的光过荷保负方法,文中提出了这种基于Franz-Keldysh效应的光探测器激光保护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激光防护原理,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4.
报道了在气溶胶室中首次观察到的群体气溶胶粒子吸收激光能量产生的热晕效应的实验。在真实大气中用电动喷枪注入相当浓度的气溶胶粒子为去离子水,连续波Ar+激光,在实验中发现随着粒子浓度的增加,从实验仓中出射的激光光斑重心下移,并且随着粒子浓度的减少,光斑逐渐上移,位置复原。  相似文献   
75.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波长是经典的近代物理实验之一.但学生在实验中需要测量的干涉条纹较多,容易因眼睛疲劳视野模糊而出现误差,本介绍一种用于辅助读数的装置,可有效减轻眼睛的负担,提高实验的效率.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给出了1.32μm单模连续Nd~(3+):YAG激光器的研制和实验结果。激光器采用修改工作物质端面以补偿热效应,选取不对称腔长来增加基模体积,设计了高选择性的腔镜膜层,抑制1.06μm振荡,获得了单模连续输出。  相似文献   
77.
本文论述了激光双光子感应荧光法对原子能级寿命的测量。利用激光窄带有选择地激发Xe原子的3P系列能级,从而测量了它们的能缓寿命,观测到的荧光衰变曲线显示出很好的单指数衰变曲线,因而消除了电子宽带激发所带来的级联效应,使能级寿命测量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78.
本文提出了采用激光分光式传感器的检测技术,并对其温度漂移补偿、抗噪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改善,提高了其在现场试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9.
考虑接收端瞄准误差对空间光到单模光纤耦合的影响,导出了带前置光放大的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中,由瞄准误差引起的突发误码率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并建立了基于突发误码率的系统优化模型。在给定突发误码率要求及发射端、接收端瞄准误差条件下,对发射光束宽度、接收天线直径及空间光耦合参数进行了优化,使所需发射功率最小,分析了接收端瞄准误差引起的功率损耗。仿真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当接收天线直径与接收端瞄准误差标准差之乘积小于0.15个波长时,由接收端空间光耦合引起的功率损失小于2μrad。  相似文献   
80.
本文研究了T8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激光熔覆镍基自熔合金粉后基体各区域的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后基体各区域的组织形态与基材前期的热处理制度无关。基体热影响区的组织均为淬火马氏体,基体保持原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在基体与熔覆层之间不存在因成分扩散而形成的过渡区,熔覆层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