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8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792篇
理论方法论   237篇
综合类   5146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论公民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必须结合,因为二者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过程中,具有他律与自律、惩罚与激励、普遍性要求与层次性要求、现实性规范与理想性追求的功能互补性.  相似文献   
72.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美国《关税法》337条款的内容特点做了深入和客观的分析,对337条款与WTO有关贸易规则、美国301条款、反倾销条款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及我国企业在对外经贸往来中如何应对337条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3.
技术创新的法律保障体系是指实现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它对于构建本国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比较研究中美两国技术创新的法律保障问题,包括行政管理措施、优惠政策措施、技术转移机制、技术标准以及司法保护等,能有助于我国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推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4.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法制基础十分完善。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其共同点是整个公共财政管理框架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之上,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有法可依。了解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典型国家财政法制建设的经验,对于研究构筑我国公共财政法律体系框架的思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5.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取得并非尽善尽关,瑕疵股权的转让是司法实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瑕疵股权的表征复杂,其仍然具有可转让性。瑕疵股权转让中一方面需要维持公司稳定,另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合法权益并衡平受让人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同时,我们需要妥善处理瑕疵股权转让后的义务及责任承继问题。  相似文献   
76.
财政支出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监督是财政得以正确实施的保护伞。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缺失,提出相应的对策,阐明了财政支出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7.
中国老人抚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抚养,应逐渐转向社会抚养,即由家庭责任主体过渡到国家或社会责任主体。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等特点,采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统计,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和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当事人之间诉讼费用负担和国家对审判成本负担的划分影响着当事人诉讼行为的选择。目前中国民事诉讼费用负担制度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缺少救济措施、权利分布不均衡和国家承担公共成本太低等问题,因此健全中国民事诉讼费用负担制度,制定可行的救济措施,并对民事诉讼费用负担判决实行监督,实施法院独立预算等措施,才是解决民事诉讼费用负担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9.
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对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而中国社会缺乏普遍信仰法律的传统。社会公众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中传统因素的作用固然很大,但是,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同时。法律移植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其精神实质和内涵的传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侵害债权制度的产生、历史发展、制度价值及其在立法上的法理依据;研讨了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剖析了侵害债权的民事责任及其种种免责事由,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探讨了在引进该制度时应注意和完善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