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22篇
社会学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一位思想家,李敖的思想核心是自由主义。审视传统文化、争取言论自由、以学术济世是他毕生奋斗的主要内容;在从“影响政治”到“涉足政治”的过程中,他完成了对传统自由主义铁限的大胆超越。  相似文献   
22.
社群主义伦理通过批判新自由主义权利伦理的两个命题,即"自我优先于目的"和"(自由或正义)权利优先于德性",确立了"目的优先于自我"和"德性优先于(自由或正义)权利"的原则.社群主义伦理旨在揭示新自由主义权利伦理所存在的内在人格或品德解释力的缺陷,力图以社群的历史传统说明自我人格和德性的生成及发展,希望恢复一种自然的德性生活,即一种人性的、历史的、社群的、社会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23.
《宪法学说》是施米特最为重要的公法哲学著作之一,其理路在于,紧急状态下的专政体现了国家的本质特征,而实定的宪法则是政治统一体的总体决断;由宪法律确立的议会民主不能超越政治决断本身,遇有这种危险发生,应当通过宪法律中的专政条款加以制止。相反,另一种公法哲学即自由主义进路则否定国家的自在性,认为国家的正当性只能从个人权利中推演出来,国家不能超越授权侵犯国民。尽管这两种公法哲学都有逻辑上的缺陷,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环境下实施的效果却不相同。选择适合本国土壤的公法模式并在实施过程中尽力弥补它的缺陷,才是公法哲学发展的正当路径。  相似文献   
24.
平等: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大志 《文史哲》2006,(4):135-140
在当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中,平等是一个重要问题。自由主义在西方是主流,代表人物是罗尔斯。社群主义是主流思想的挑战者,代表人物是沃尔策。罗尔斯主张“民主的平等”,沃尔策宣扬“复合平等”,而两者在平等基础问题上所提供的解释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5.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湛  曹鹏飞 《齐鲁学刊》2005,(1):121-126
公共性是世界的固有属性,与人类事务关联的世界的公共性对人说来更是具有直接的型构功能和价 值理念意义。自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在人类社会逐渐分化开来以后,公共性就成为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重要维 度。自现代社会建立以来,如何确立一种具有合法性的社会正义,最大限度地维护世界本来固有的公共性本质,并 把这种既自然又人文的世界公共性通过人的活动自觉地还原出来,就成为当代人类社会追求公共性的特定诠释和 意义。公共性在当代所面临的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自洽公共性与泛公共性等的矛盾,都 是需要我们认真关注和克服的。  相似文献   
26.
试论反垄断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主主义及相应的法学思想是反垄断的三大思想理论基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主要贯穿在竞争理论中,竞争理论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反垄断的立法与实践的变化发展过程。经济民主主义呼唤民主与自由,强调机会平等与权利平等,对反垄断的影响较晚。从权利本位到社会本位,单个企业的利益要服从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既促进了反垄断法的形成,也预示着反垄断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7.
经济自由主义强调效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平。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调,是我们必须面对并积极解决的难题。能否取得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是能否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回顾并总结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相互关系,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杨萌 《学术界》2012,(6):214-224,289
法益概念在德国刑法学中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一方面,理论界尽管对其内涵和功能理解不一、聚讼纷纭,但主流观点一直肯定,刑法的任务是保护法益,以法益为基础的犯罪的实质概念能够限制刑事立法.而另一方面,德国刑事立法和司法界对于法益概念的批判立法功能一直心存怀疑.法益论的发展历史和最新发展告诉我们,法益理论的历史精神体现在它对自由主义的坚守,是不屈从于国家权威和国家家长主义的独立判断和坚持.合比例原则与自治原则是对法益理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9.
徐勇 《学术月刊》2012,(4):5-18
长期以来,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被奴役性、停滞性的"东方专制主义"所定格。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崛起的事实,不断挑战这一"千古传奇"和"历史定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并不是源自西方自由主义的进入,而是源自长期被思想界所遮蔽的东方自由主义传统。从主体看,东方中国的自由主义是农民自由主义,核心要素是自由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种在自由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农民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状态,潜藏于经济社会生活之中,创造了世界无与伦比的农业文明;同时,它也受到专制政体的压制。中国的改革开放起源于对中国数千年以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核心的农民自由主义传统的尊重,同时又极大地释放了被压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此促成了中国的崛起。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大提升了东方自由主义传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体系。  相似文献   
30.
陈华森  鄢英 《兰州学刊》2007,(7):45-47,126
自由主义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动力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压力以及自由主义对自身的扬弃.然而,对自由内涵的理解、对国家作用的认识、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把握以及对社会阶级关系的认识的扬弃并不能消除自由主义天生的缺陷,现代自由主义仍然无法摆脱其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