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840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6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对见义勇为道德评价的不足及其法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见义勇为仅作道德评价是不够的 ,应强化对见义勇为的法律评价。然而 ,尽管我国目前的法律对见义勇为作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 ,但仍存在着不足 ,所以 ,应完善立法 ,提高对见义勇为的物质性控制  相似文献   
42.
李渔剧论的观众立场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为李渔戏剧理论的中心是观众 ,围绕观众来探讨剧本的创作、演出、戏剧的功能及其发展等是李渔剧论的最大特色。文章指出 :李渔从观众立场出发提出了“机趣”的戏剧功能观 ,并揭示了观众对戏剧艺术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3.
儒家重视道德教化与“礼”的作用 ,强调通过自我完善来达到社会的和谐 ,主张“德主刑辅” ,“制礼以崇敬 ,立刑以明威” ,这种既重视立法 ,又重视教育的做法深入人心。消极的一面是重“人治”、轻“法制”。  相似文献   
44.
考虑半线性方程ut-△u=(1+u)ln2+r(1+|u|)的初边值问题,对解u在爆破时刻T的爆破率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创新、认识不断深化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在这个实践和认识的逻辑统一发展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形成了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成果.广大农民的实践是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的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的基本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6.
当前对社会主义本质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本质特征的统一 ,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社会主义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体现在各个时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之中。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实际上就是运用与时俱进的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4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总结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认真学习、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依据若干重要历史资料 ,重新审视国共“党内合作”的维持与破裂是非常必要的。国共“党内合作”关键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它是国共合作的“唯一形式” ,而非“最好形式” ;国共“党内合作”得以在“病态”中维持 ,在主观上共产国际的“坚持”和在“挤柠檬汁”理论指导下采取机会主义的平衡策略是根本的和直接的原因 ;国共“党内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决定了合作的历史阶段性 ,不应过分强调国共合作破裂的个人责任  相似文献   
49.
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商帮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商帮之间,实有相辅相成的内在渊源。浙东学派猛烈抨击儒家传统经济伦理,提出了“新四民”、“工商皆本”、“国家不可病商以滋弱”等主张,而孕育这先进的经济伦理观的社会基础,正是宁波悠久的贸易传统和崇商敬贾的社会风尚;理论又反过来推动儒生弃书服贾,使“宁波帮”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相似文献   
50.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它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生根开花,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出丰硕的果实。今天揭示其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掌握"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