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5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1607篇
社会学   3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近30年来,对竹枝词的研究开始成为热点,但总体来说,研究视域仍局限于对竹枝词的民俗学、城市文化价值、民族史志材料的分析为主,对竹枝词文学审美性的深层次挖掘和探究并未得到拓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视角来看,竹枝词中涵盖了从唐到民国时期的异国异族形象,包括少数民族形象、都市文化形象、西方形象、近世女性形象、异域形象、学生形象等。文章在梳理这些形象在中国风土诗歌中形象演变的基础上,厘清竹枝词中各类形象生成的根源,分析其跨文化交流的心理诉求及底层书写,探究出一条与竹枝词相对应的审美话语体系,从而建构起中国文学地方书写中他者视域下的审美认同。这在研究视域上深入拓展了比较文学层面上的竹枝词研究,动态地呈现了竹枝词的审美意识体系。  相似文献   
982.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话语体系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 这一教育话语才能具有对教育现实的解释力与实践力,才能真正拥有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83.
提升专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时代,辅导员不仅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能力,更应具有 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事实上,辅导员在专业化建设中“专职但不专业”,专业话语权缺失,表征为话语表达能力不足、 实践性教育能力不足以及探索与创新精神的缺失,其病根在于职业文化中的“传统影响”长期存在、从业者的职业惰性思维交 叉感染和“纯粹”学术精神的缺失等。培育积极健康的辅导员职业文化;培育辅导员的职业自信与责任担当意识;构建积极健 康的学术生态,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竞争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984.
针对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步较晚,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问题,对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法律规章、人物角色等进行分析,并同美国、俄罗斯等相关制度进行比较论证。研究认为,网络时代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渊博的国内外知识,具有坚守政策底线、把握整体局面的能力,有代表官方思想、态度的角色意识和娴熟的业务素养,在此基础上能够主动应对网络虚拟社会的需要才能成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坚持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是新闻发言人角色建构和制度调适需要遵循的行为逻辑与实践品质,网络新闻发言人要做到应时而变,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注重实用性的实施细则和建立工作协商机制,各级政府应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让发言人敢发言有话说,发言人应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善于同媒体记者打交道,并探索职业化的新闻发言人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85.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的追求,其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20世纪30年代民族复兴话语的兴起具有特定含义,它与国民党内黄埔系发起的、以力行社为组织核心的民族复兴运动有很大关系。同时,它与农村破产的历史语境又有很大瓜葛。这套话语谱系的内容和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倾向,可以看作是文化民族主义的情感表达,它的出现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族自卑感的投射机制,但与此前相比又有着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86.
<无鸟的夏天>描述的是一个混血女性在为自己寻求固定身份的过程之中丧失自我的故事;这部女性自传揭示了作者所受到的压抑,是在种族话语、性别话语和民族国家话语的彼此纠结、互为影响的状态下发生作用的,一种话语所丧失的力量,会由其他话语补足并支撑其地位.而作为新女性的韩素音丧失自我的深层原因,正在于她对自我身份的内在焦虑以及对固定身份的寻求.  相似文献   
987.
借助"互文性"与"话语共同体"的概念,追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政策文本中"引用与注释规范"这一部分在现代学术话语共同体中的建构脉络,认为精确引注是现代学术的独有特征,是顺应实证精神和学术论证体裁的产物,是针对学术话语共同体内正式文本的规定,发挥多项重要功能所必需的。由于引注在说服读者、建构原创性和重要性、建立学术声望以及分配学术资源方面的重要性,致使学术知识生产过程中存有诸多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行为。此外,由于引注规范本身所含有的一系列微妙性,也致使某些学术行为失范与否存在一定的商讨余地。  相似文献   
988.
"底层叙事",是随着社会转型而逐渐形成的一股以底层视角来呈示现实、关注民生的文学思潮.王祥夫是书写底层经验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大多以转型时期的焦点、难点问题为背景,冷峻地叙述"底层"特有的痛感经验,在深化主题的同时传达出话语的多个意义向度.以文化学、叙事学的角度寻绎《寻死无门》,其叙事所建构的底层经验中的多个意义向度统一于对社会转型合法性进程的理性认识及对底层真实窘境关注的吁求两方面."底层叙事"实质上已显示出通过"底层经验"中生存伦理的呈示来进一步建构作家自己话语伦理的趋向.  相似文献   
989.
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它为多模态社会符号和动态语篇的转录、注解、分析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简要介绍了电脑软件对语言、声音、视觉图像等社会符号的注解、描述、分析,及其对大型视频语篇的分割、概括、搜索等功能。在语篇数字化、复杂化的今天,研究者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更高效、更深入地描述、阐释多模态语篇。   相似文献   
990.
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媒体话语的压力型立法是立法者信息能力不足的产物。如果立法者的信息能力不能有效应对现代法律规制活动的知识挑战,那么将无法抵御媒体话语过度渗透,导致立法与媒体之间的关联过于紧密,形成一旦媒体热议、立法就积极跟进的压力型立法现象。法律制度是具有恒常性的规则,而压力型立法往往失却应有的冷静、客观、慎重与全面,展现出背离理性立法的内在机理的决策特点,引发一系列既不公平、也无效率的再分配效应。压力型立法凸显了信息在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中的重要性,应当实施立法绩效评估制度,以此为立法者重塑信息能力提供充分的激励,确保立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