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0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61.
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现代畜牧业基本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从生产养殖、经营管理、保护与防疫、科技教育以及效益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了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对几个国家、国内几个地区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对比,在此基础上,指出提升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方向。  相似文献   
62.
在唐代社会中,马、牛等畜产是重要的官私财产,随之就有关于畜产管理、放牧、使用等的制度、法律。在有关制度和法律条文中,涉及损害赔偿的形态有两种:一是损害官私畜产的赔偿;一是官私畜产损食他人财物或伤害他人人身的赔偿。它从一个侧面说明,唐律中的损害赔偿规定有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3.
殷墟甲骨刻辞中 ,“以”和“比”常位于两个相同成分之间 ,但它们不是连词 ,而是动词 ;因为它们的主语可以省略 ,它们的宾语可以前置 ,它们可受副词修饰。这项研究表明 ,单纯依据语序来判定某个字是否连词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64.
畜群成年礼是草原游牧民家每年春季必须举行的一项重要畜牧业生产活动 ,它不但关系到每一头 (只 )成年畜 ,还关系到每户牧民的切身利益和相互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65.
骨代谢与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对骨组织的改建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 .运动改善骨代谢 ,增强成骨细胞的活动 ,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 .研究证明 ,运动既可提高青年时期的骨峰值 ,又可延缓老年时期的骨质流失  相似文献   
66.
王晖 《殷都学刊》2007,2(2):1-6
《合集》137正片中记载了武丁时期在郸城、■子、鬼(方)等地区与方国流行的传染性病疫情况,另外《合集》13887与《合集》17446片也有与流行性病疫有关的记载,说明其时商王是很关注流疫沴气的情况。这是我国最早所见的武丁时期有关病毒性传染流疫的记录。此片中"■"之"■"应读为"逢",并从字形、音义和用法对反映流疫的专用字"■(沴)"字作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67.
吉德炜  刘义峰 《殷都学刊》2007,110(3):15-23
本文对《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和《甲骨文字字释综览》三部著作进行学术评论,指出了其得失。  相似文献   
68.
在蒙古族古代各部法典律令中有一种较为特别的刑罚手段,即罚畜。它主要是通过没收罪犯一定的牲畜来达到惩戒与威慑目的。该刑罚方式是蒙古族畜牧业经济的必然产物,它是蒙古族习惯法的组成部分之一,被后来各个时期的成文立法所吸收和发展。作为古代蒙古族立法中重要的刑罚方式,罚畜刑很好地反映了蒙古族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其发展演变也独具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9.
在太湖上游地区的武进、宜兴和溧阳地区,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废水基本不做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太湖水安全有严重的危害。要改变这种现状,畜牧部门要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建立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要严格动物防疫条件;环保部门要严格畜禽养殖场(户)的环保审批,提供污染治理技术指导;农业部门要指导好有机肥的规范生产和沼气建设利用;其他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70.
释“传说”——兼探结绳记事的内部运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青万 《文史哲》2002,(5):124-127
在殷墟甲骨文字中 ,保留了一些关于上古结绳记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分析可知 ,在结绳记事的内部运作机制中 ,有专人负责结绳和记忆结绳中所记之内容 ,并将其不断地“传说”给他人 ;在该记忆者年老之后 ,还必须将自己所管理的结绳和结绳中所记录的内容“传说”给自己的继任人。这应是“传说”一词的原始义。这样的“传说”不仅并非“无可征信的传闻” ,而且还应具有“信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