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113篇
社会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的区别是人们探讨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本文认为,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的本质区别在于话语空间大小不同,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判定话语空间大小的标准,以及诗歌创造话语空间的几种常用手法。另外,本文还对诗歌语言蒙太奇手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2.
修辞学的辞格界定 ,向来趋于单一 ,而且忽略学术著作的文本。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饮誉几近半个世纪 ,问津于其修辞手法者 ,却寂然无闻。他把强调事物的“对比”,“嫁接”到鲜活的比喻上 ,不仅丰富了修辞的方式 ,而且拓展了文学评论的“语言空间”,具有深刻、鲜明、生动以及整体把握论述对象的特点。较之人们热衷《围城》的单一比喻 ,则是有待开发的丰富矿藏。对此 ,提出“对喻”,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与比兴这两种思维方式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之处。首先,两种思维方式都具有具象性,其思维载体不脱离具体物象,但是对物象的态度和选取上却有所不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中的物象是理性的,而比兴思维中的物象具有感情色彩。其次,二者都具有类比性。但是二者分属不同的价值体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式以吉凶贞利为价值判断,而比兴恩雏多讽喻得失。寄托情志。  相似文献   
104.
隐喻是人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认知工具。多年来,关于隐喻的认知与功能,学者们各抒己见。本文将对隐喻的语法、篇章及认知功能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思维方式,认知的有力工具。对奥巴马就职演说辞中的隐喻特色,其潜在意图和做出隐喻选择的内在原因进行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隐喻的作用和实质。  相似文献   
106.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介绍了隐喻与词汇的概念和关系,指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隐喻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学习,这样学生的词汇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当今词语的“变脸”的方式及其动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形成了词语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旧词语的"变脸"已成了语言新陈代谢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大脑的类推和重新分析的思维机制下,人们用隐喻、转喻、仿词、别解、委婉、超常搭配或起用方言词、古语词等方式赋予旧词以新义,或者改变一个旧词的用法,从而弥补了语言表达的空位,满足了受众的求异心理,在经济省力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性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典型的疾病意象之一,对性病的关注涉及对妓女生活的想象,而性别文化身份的差异在对妓女的叙事上体现为两种不同的身体叙事方式。男性主体的中心意识使文学创作更多地表现为人民伦理的宏大叙事,体现着“民族一国家”的“大意义”;女性的历史边缘处境使女性书写更多地呈现为自由伦理的私人叙事,作为一种“小意义”而存在着。对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性病,宏大叙事侧重于把女性身体编织进政治、道德、历史的意义圈,强调女性身体的公共性;私人叙事强调性病之于女性的私人经验,呈现女性身体的私人性。  相似文献   
109.
隐喻功能的探究局限于隐喻外显功能的分类和简论,隐喻内隐和模糊功能(包括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开发.隐喻的外显功能和内隐功能分别指隐喻意义和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趋同和趋异;在隐喻的模糊功能中,相关因子的惯常表现是:隐喻意义(明晰)- 隐喻含意(模糊/明晰)- 隐喻影像(模糊/明晰)- 情感(模糊/明晰)- 非言语信息(模糊).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解释多义现象的指导作用,重点论述了多义现象与 语义范畴之间的关系,隐喻、转喻对词语多义形成的作用,以及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 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