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113篇
社会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汉语“上/下”时间概念系统存在一种隐喻模式,该模式包含四种时间系统结构。通过对“上/下”的词典语义、词组以及真实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从古到今,“上”的时间隐喻语义在该词语义结构中的地位有下降的趋势,而“下”的时间隐喻语义的地位变化不大。“上/下”四种时间结构的构词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列为:射线型、分段型、点状型以及线段型。与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中“上”的线段型时间结构的使用频率增幅较大,“下”的点状型时间结构的使用频率也有很大的增加,并且“上”和“下”的各种时间系统结构的使用比例不对称。  相似文献   
992.
词汇是表意的基本语言单位,而一词多义使词汇习得变得复杂而困难。透过认知隐喻的理论视角,分析一词产生多义的演化过程,进而基于多义词的动因启示,提出了隐喻式多义词教学模式,为词汇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提供了有效的认知路径。  相似文献   
993.
离散与模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观。文章讨论了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离散与模糊问题,并从原型范畴的角度管窥了隐喻指称的连续性和模糊性。隐喻指称的非离散性和渐进式倾向是人类的模糊认知模式与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的范畴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多种类型的隐喻常常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而从整合观视角来看待这些隐喻,分析作品中的隐喻的主要类型,揭示隐喻的思维机制,则能为我们多层面的体会隐喻功能和深层次的解读文学作品的风格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5.
政治语篇的主要语用功能是参与国家事务,进而影响社会和改造社会。论文阐释了中英文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现象,并以实例解析隐喻说服在政治语篇中的运用。劝说主要有四种诉诸形式,即人品诉诸、感情诉诸、理性诉诸以及情理相济诉诸。隐喻说服功能有效而得体的运用能更形象、更生动地传递抽象的政治观点和信息,进而实现政治语篇的语用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96.
感知是人类对所感觉到的数据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以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相似意义表明人类认知的统一性,但颜色词意义的延伸,即多义性还与人类和所处的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认知,颜色词的基本意义投射到不同的领域,产生民族独特的隐喻含义。研究颜色词的隐喻意义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认知模式,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促进颜色词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7.
概念隐喻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认知语言学界的热评。莱氏的概念隐喻,主要关注语言的共时层面,对历时层面关注不够,在许多方面引发了争议。《隐喻,词源和文化:基于语料库的探索和方法论反思》采用比较词源学与比较互证的研究方法,利用英汉平行对应词汇隐喻语料库,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对英汉词汇化隐喻进行了详尽的探讨,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概念隐喻和隐喻词汇的文化理据。该书既是对概念隐喻理论的补充与修正,又是对词汇化隐喻研究的全新探索,将在语言教学、翻译和文化研究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综合运用伯克新修辞学思想、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从语言、认知、语用层面分析政治语篇中隐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试图提供一个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隐喻批评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小学儿童对有语境与无语境的隐喻理解发展特征,采用自制隐喻理解成绩量表,以某县城小学二、四、六年级共168名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对有语境和无语境的隐喻理解成绩。实验结果表明:(1)儿童对有语境的隐喻理解水平比无语境的隐喻理解水平高;(2)在不同年级,语境对儿童隐喻理解的影响作用不一样;(3)儿童的有语境隐喻理解水平较无语境隐喻理解水平发展快。  相似文献   
1000.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认知与异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对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的认知以及英汉语言中隐喻的互相采用的现象.人类基本相同的生理结构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了许多相同的印象和概念,但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又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印象和概念.这些都充分体现在英汉语言的隐喻之中.英汉隐喻中的异同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体现在有关人体、动物、植物、颜色及其他物质方面的词语以及委婉语和成语中.指出了研究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