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19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5篇
人口学   88篇
丛书文集   554篇
理论方法论   161篇
综合类   3655篇
社会学   247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随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突破,网络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原来分离独立的传统图书馆正走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境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作为高校图书馆员必须是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62.
高校引进的人才囿于个体的主客观差异,形成不同的类型。本文从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如何针对人才的不同类型,更好地创造和提供有利环境,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有助于高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统筹把握,实现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3.
指出了网络化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冲击及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 ,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 :积极开展期刊建设的学术研究 ;建立电子阅览室 ;发展数字化图书馆 ;加快期刊数据库建设 ,建立各种特色数据库。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做好新形势下的信息服务工作应该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64.
网络环境下的编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互联网络。它正以极快的速度逐步渗入到世界各地及各行各业 ,给传统编辑出版工作带来的影响尤为深远 ,赋予了传统的传媒方式与编辑出版方式以新的内涵 ,加速了编辑出版活动现代化的步伐 ,成为现代编辑出版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出版部门急需建立内部网络系统 ,实现编辑知识的共享 ,并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编校、排版、组稿、约稿、审稿等活动中  相似文献   
65.
该文在查阅古文献的基础上 ,对我国古代在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同时 ,如何与改善人居环境、城市景观相结合进行了分析研究。古人的这种做法对于如何改善我国目前日益恶劣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如何使人居环境工程建设与城市景观建设密切结合 ,给予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6.
文章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对宁波影响、宁波与上海关系、新区建设与老城保护、宁波平原生态环境评价、城市特色塑造等今后城市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7.
在藏族传统文化中 ,青藏高原藏族居住区域被命名为“神圣雪域”。藏族通过想象、语言、神话及象征符号将地理上的高原解释为“人类学的高原” ,使之成为神圣化的精神家园。因而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青藏高原自然面貌与人文景观和谐地组合为一体 ,成为相互依存的完美整体。神圣生敬畏 ,敬畏生珍爱。对高原家乡神圣化的功能作用是珍爱保护它 ,是藏族人保护高原环境、美化家园的一种崇高愿望。通过自然禁忌行为和规范加强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8.
区域科技基础与科技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科技基础和科技环境的评价 ,提出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思路 ,建立了区域科技基础与科技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陕西省和北京市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9.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跨世纪发展的一次重大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0.
对地理环境内涵、作用、意义进行了分析,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西北的开发应当把保护地理环境放在重要的地位,开发要以环境承受能力为限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为当代人也为后代人造就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