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3篇
人口学   119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773篇
社会学   114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5 毫秒
51.
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参加就业培训是农民工顺利实现非农就业的关键,调查显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主要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为主;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对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较弱,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现有劳动力就业培训市场不规范,农民工对其表现出极大不信任;就业培训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构建以农民工、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为主体,培训机构、培训市场和就业市场相协调的就业促进型培训模式。利用这一模式,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加大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规范劳动力培训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52.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但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落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缺失。要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标准,建立与农民工收入水平联动的缴费标准机制,构建科学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制度,加大国家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53.
农民工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迈向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让更多的农民工融入到城市中来。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离不开大众传媒发挥的独特作用。现实上,农民工存在传媒“话语”的缺失,这造成了农民工的“集体无语”并影响了市民对于农民工的认识。因此,需要重建农民工的传媒“话语”,促进农民工快速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54.
农民工返乡的理性分析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和惠农政策的影响是导致2008年下半年以来农民工大量返乡的主要因素。农民工的返乡引发了其收入的减少、子女的上学困难,返乡后的农民工难以适应农村的生存和生活,农民工返乡后给基层政府的治理带来困境。农民工返乡背后所反映的是农民工技能的缺失、农民工创业政策的不完善、土地流转还存在政策上的缺陷、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深化等问题。建议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完善社保制度,使更多的农民工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权益;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门槛;采取一些措施消除返乡农民工可能带来的一些治安方面的隐患;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55.
随着进城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的关系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各具不同的人力资源禀赋,属于异质生产要素。基于改进的异质生产要素模型,利用希克斯互补弹性公式计算,结果显示两者主要表现为互补性,因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两者总体上是相容的。积极发展城镇化,鼓励农民工进城并实现身份的转变,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管理,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周潇 《社会》2011,31(5):70-92
作者通过对北京某打工子弟学校的田野调查后发现,在农民工“子弟”中间盛行着类似《学做工》中所描述的工人阶级“小子”的反学校文化。但是,由于制度安排与社会条件的差异,“子弟”与“小子”的反学校文化却是形似质异的。“子弟”的“反抗”更多是一种自我放弃的表达形式而非对支配秩序的洞察与抗争。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子弟”反学校文化的生产机制后指出,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的低成本组织模式导致“子弟”高度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使得他们难以通过教育向上流动,从而以拒绝知识的形式放弃了学业,也因此完成了作为底层的社会再生产。  相似文献   
57.
Integrating family and child data from 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Birth Cohort with contextual data from the census, this study examined associations among maternal employment, aspects of communities related to child‐care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arrangements of 4 year olds in Mexican‐origin, Black, and White families. Children with employed mother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in informal care arrangements tha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gardless of racial/ethnic background. For children in Mexican‐origin families, selection into informal care ove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as more likely in zip codes with greater demand for care as measured by higher female employment. Utilization of parent care versu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as also more likely for children in Mexican‐origin and Black families in zip codes with higher female employment. Constraint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employment thus hindered children from enroll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contexts posed challenges for some groups.  相似文献   
58.
This paper has several areas of focus. It chronicles the history of Aboriginal employment in Australia in two contrasting areas; it ident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employment and traces the nature of its change over time; it outlines the attitude of Aborigines towards their work, and the impact of that work on Aboriginal society; it also considers the attitudes of white Australians towards Aborigines and their employment. Finally, it draws some conclusions concern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Aborigines to pressures put on them by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of the white man.  相似文献   
59.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局部推进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将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互动发展。在分析影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各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局部推进战略的制度模式。该模式建立了自动对农民工分层分类的机制,充分考虑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未来改革,在保证政府承担有限责任的基础上保护了农民工的权益并平衡了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60.
就当前主流媒介对农民工的话语呈现中存在的问题,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呈现的基本态势,提出推进媒介向本质化目标发展的路径,以便更好地发挥媒介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