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6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1100篇
社会学   127篇
统计学   2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尹长海 《云梦学刊》2012,33(2):80-83
政府公共决策是一次利益再分配过程,由于"经济人"假设和政府的有限理性,政府公共决策权力时常被滥用,造成政府公共决策失误。制定完善的规则,规范政府公共决策权力,可以有效防止政府公共决策失误,使之解决民生之苦、反映民生之需、实现民生之乐。  相似文献   
102.
Recent analyses seeking to explain variation in area health outcomes often consider the impact on them of latent measures (i.e. unobserved constructs) of population health risk. The latter are typically obtained by form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with a small set of latent constructs derived from a collection of observed indicators, and a few recent area studies take such constructs to be spatially structured rather than independent over areas. A confirmatory approach is often applicable to the model linking indicators to constructs, based on substantive knowledge of relevant risks for particular diseases or outcomes. In this paper, population constructs relevant to a particular set of health outcomes are derived using an integrated model containing all the manifest variables, namely health outcome variables, as well as indicator variables underlying the latent constructs. A further feature of the approach is the use of variable selection techniques to select significant loadings and factor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effects of constructs on health outcomes), so ensuring parsimonious models are selected. A case study considers suicide mortality and self-harm contrasts in the East of England in relation to three latent constructs: deprivation, fragmentation and urbanicity.  相似文献   
103.
An altern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densities of some test statistics for the structural coefficients of the multivariate linear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ese statistics are distributed as the ratio of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chi-square variÂtes over the root of a product of chi-square variÂtes. A computable representation of their densities has already been derived by Provost (1984) with the help of the technique of the inverse Mellin transform. The connection of the alternate representation to the densities of products of independent beta type-2 and of independent F-random variable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4.
对广东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问题,从结构布局效益、层次与规模效益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提高办学效益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5.
A simple proof of Siegmund's result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dual q-matrices and dual transition functions for Markov chains is given. A byproduct is a uniqueness result for minimal solutions of stochastically monotone q-matrices.  相似文献   
106.
随着普通高校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需要。针对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结构力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结构力学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经过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近期我国经济呈增速趋缓、物价攀升的边际滞胀态势。阻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红利减少、储蓄—投资转化率低和制度不完善,引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政府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企业成本上涨和公众的高通胀预期。借鉴国内外有关滞胀治理的理论研究,我国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劳动的收入份额,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保投入,实行结构性减税,完善科技投入体制,完善产权、户籍、社保和行政法律制度,明确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合理引导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08.
论经济法学研究中的结构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经济法学30年的成就在一定意义上得益于包括结构性研究在内的独特研究风格.经济法学界之所以特别重视结构性研究,原因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背景的特殊要求.研究实践表明,结构性研究对于遵循和揭示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分析和设计法律与经济的互动,具有其优越性;结构性研究应当与普适性研究相结合.且应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9.
国企重组与国有产权价值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月晓 《南都学坛》2007,27(1):104-106
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结构性调整阶段,经济的结构性增长对要素流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企业重组实现国有资产(股权)的流动是我国经济实现结构性增长的客观需要。为克服国有资产调整过程中国有资产价值的流失,必须改变国有资产管理的传统观念,主动向民营经济投资,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经营的新路子,引进国有资产计量的使用价值(贴现)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规范国有资产(股权)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更好地深化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准确理解和掌握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熟练劳动等范畴,运用比较和规范的方法分析复杂劳动及其相关问题。分析认为,复杂劳动是就劳动力形成过程的特点而定义的,创造性劳动是从劳动的作用结果而言的,熟练劳动是以同一劳动过程的重复次数为条件的。同时认为,复杂劳动不是创造性劳动,也不是熟练劳动,更不可能是简单劳动的成千上万倍;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性可能很不相同,应当重视发挥创造性劳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