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50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笔者透过一个对印象派知之甚少的观者的视角,看到和感受到了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印象派绘画,并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印象派绘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为根本,探究审美的产生,阐释“虚实关系”,对中国画的重要作用,发及意境之关的塑造方法。  相似文献   
83.
插入成分虽然居于句子的核心结构之外,却负载着不容忽视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文章尝试从功能的角度对维语插入成分进行重新认识和归类,并与汉语做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根据,主要讨论了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指出语气隐喻分析可以用来帮助确定会话双方的人际关系及亲疏程度,最后用例子证明这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文章通过对各种辞典解释的对比以及例句的说明 ,就“机嫌”、“分”、“持ち”这三个近义词的异同、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剖析 ,以期达到在教学中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美感享受是人对客观审美对象从感性升跃到理性的愉悦体验,达到的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自古至今,对美感与心灵互动关系的追寻与探索,不仅仅是哲人、诗人的话题,更是人类对高级精神文化境界的求索。特别在科技与经济比翼发展的当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内外压力,使人的心理负荷加重。提升人的美感情趣,发挥对美的把握与领悟能力,以便从各种形式美中寻求心理抚慰,舒缓压力,消解负面情感情绪,应该是一种科学、积极、有效的心理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87.
针对以往诗歌教学中,过分地强调诗歌的思想性,忽视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的情况,提出了把美育贯穿于诗歌教学中,披文入情,感受情感美;品味意象,感知意境美;低吟浅唱,感受音乐美;析彩现纹,品味色彩美,进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其文学悲凉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有很大关系。小说《伊豆的歌女》的主题表现了作家的自我人格。满足了川端对纯洁爱情和美好人情的渴望,是他对自己现实中得不到的温情与爱情的补偿性实现。日本古典美与西方文学手法的融合形成了小说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89.
兴义的缠夹与敞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兴义的"缠夹"自朱自清先生提出以来,众多学者试图解开这种"缠夹",结果是越解越缠夹,从而形成了所谓"兴义缠夹问题"。而实际上,兴义的缠夹具有不可解性,缠夹是兴的基本特性,正是兴的缠夹向我们敞开了兴的真实面目。兴是诗的本体或依据,是诗的基本方式。兴内在地决定着诗的创作和表达,决定着中国诗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90.
李白在诗中使用的"兴"及与"兴"相关的词汇如"逸兴"、"游兴"等,有突出的表现特点和深刻的内涵,由此可以了解和认识这位伟大诗人的思想状态、作品风格、性情个性等.李白不仅是浪漫的主观诗人,同时还是一个生活在日常中且为世俗的规则和生活目标所影响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