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88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947篇
社会学   27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认识活动“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 ,是由自身内在矛盾推动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制约和影响认识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实现。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内在逻辑线索 ,是认识活动由其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起点经中介条件向真理性认识结论辩证运动、系统演进的过程。为逻辑分析的需要 ,我们将这样的过程称之为一个“认识单元”。作为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逻辑起点的认识角度及其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在理论形态内在角度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2.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它的提出,既是对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一种政治呼应,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政治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分析,指出了这一“环套”教学模式多个弊端,同时也提出了调整、改革这一“环套”模式的紧迫性和改革手段。  相似文献   
74.
明代吴江造园专家计成在仪征建寤园,并在扈冶堂写下世界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园冶>.此书全面总结造园经验,主张师法自然,并通过造园者的审美取向予以创新,创造出为广大游客乐于游赏的人化自然.  相似文献   
75.
加拿大共产党认为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提出的“新美国世纪计划”、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导弹防御计划的实质是加强其霸权地位,在全球进行“更永久”的军国主义侵略;由于物质驱动,美帝国主义频频发动战争;帝国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带来人类发展的困境,共产主义者应坚持争取和平、公正和正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76.
本文认为,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使审美意识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各种不同形式、不同体裁的音乐理作品的风格与特点,从而在理论上为独立分析音乐作品打下一个基础。这是音乐欣赏课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7.
读者审美阅读的过程,是激发读者情感和促使读者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要达到审美阅读的效果,应注重从美与丑的对比、审美感受、叙述动作、美的形态等方面入手,激发出读者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8.
自戊戌变法后期清朝政府守旧派掌控朝政始的19世纪末年,趋新的社会风气转为沉闷;特别是义和团运动时期,守旧派将其仇新、排外的情绪推向极至,直接导引了普通民众的冷漠与无知、新式知识分子的压抑与彷徨心态。  相似文献   
79.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广告在商业竞争中与国货运动的影响下产生.透过《申报》这个窗口,我们不难发现,爱国主义广告是近代中国工商业企业的一种广告策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诉求方式,对近代国货名牌的创立和国货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0.
工分、土地和基本口粮是农业合作化时期决定合作社社员可支配收益分配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反映着合作社内不同生产条件农户的利益要求。在从互助组、初级社向高级社转化过程中,土地收益不断降低直到被取消,工分分配和基本口粮分配比例不断上升。这种变化既是合作社内不同阶层"博弈"的结果,也体现着这一时期国家对于乡村控制能力的变化。在合作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决定了国家始终与占乡村人口最多数的贫农、下中农结合在一起,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但后期过高的"口粮分配"比例却造就了越来越严重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过早地取消土地等"要素分配"导致了生产条件较好的农户对于合作社的离心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