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51篇
社会学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历史的、时代的、作家自身的种种原因,唐传奇呈现出了鲜明的诗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人物、主题、形式的诗化。三方面浑然一体,形成了唐传奇诗化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并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2.
关于启悟的智慧迷宫——残雪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荒诞派和庄子哲学为思想底蕴,残雪的小说通过地狱与天堂两个时空的对比凸显了自我拯救的主题意识,同时,作者又采用变形与消解等方式赋予小说以形式的意义,由此构建了一座关于启悟的智慧迷宫.  相似文献   
83.
处常子《续本事诗》是五代时期吴国出现的一部诗话体小说,为续补唐代孟启的《本事诗》而作。《续本事诗》全书已亡,但通过辑出的17条佚文,可以一窥该书的面貌。相对《本事诗》来说,《续本事诗》更加依赖于从较早书籍选取诗话材料。从《本事诗》到《续本事诗》,再到《续广本事诗》和《唐宋分门名贤诗话》、《诗话总龟》,唐五代的诗话体小说完成了向宋代诗话丛编的转变。  相似文献   
84.
神象"三像"(兽形神、人兽神与人形神)的递嬗与人类自我意识"三我"("无我"、"混我"与"准我")的演进密切关联,以这一关联为视角对汉族神话进行观照,发现汉族神话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其一,兽形神、人兽神充分发展,而人形神则呈"缺席"状态。其二,神象的覆灭表现为"形灭神存"的奇特形式。这两个特征孕含着汉民族相应的两大文化因子:"主客合一"与"阴阳理性"。  相似文献   
85.
主要论述了郭平小说集《后来呢》的叙事特征,指出了郭平小说在叙事上具有从经验叙事进入到精神叙事、从文本叙事进入到意象叙事的特征。叙事方法是作者叙事态度的体现,由此可以深入地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叙事层面上超越现实,进行个人化创作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6.
Over the course of his forty-year career, Lawrence Grossberg has modelled a form of rigorous, politically-engaged, radically contextual social research. Writing about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bstract, he has often characterized this work as, principally, about ‘telling better stories,’ and he attempts to tell them in his work on the contemporary conjuncture through analyses of political strugg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in a moment where calls for and claims of ‘better’ cultural stories abound on both the Left and the Right, what exactly does it mean for Cultural Studies to tell them better? I suggest we can locate attempts to grapple with Cultural Studies’ ‘better stories’ problem in the space between Grossberg’s conjunctural work and his work on the identity and future of Cultural Studies. Highlighting these efforts, I clarify what it means for Cultural Studies 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elling better stories given the specific contours of the present context.  相似文献   
87.
ABSTRACT

The focus of our attention is the meeting between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and individual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y exposed to interpersonal violence. Based on 11 interviews, we illustrate how stories are understood, used, and made meaningful to the street-level bureaucrat.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article is first of all that of being a framework, from a storytelling point of view, for the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experiences of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Second,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ory part of these relationship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y exposed to interpersonal violence given their interaction with different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相似文献   
88.
互文性将文学文本置于与其它文本自由对话的批评语境中,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批评的范围。文章以互文理论为基点,发掘萧伯纳戏剧作品的标题与《圣经》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以及他人剧作等前文本之间的互文关联。互文视角下萧伯纳戏剧作品的标题具有作为行文主线、揭示中心思想、重塑经典人物以及渲染作品气氛等作用,所以说萧伯纳不愧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  相似文献   
89.
近二十年来中国故事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民间文学领域,各门类的研究均取得很大成绩,而又以故事学研究最为突出。文艺学、文化人类学、类型学、母题学、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历史学等等方法,在故事学研究中都有比较娴熟的运用,产生了一大批令人欣喜的学术成果。对这方面的主要成果进行厘清,展现出一条不断深入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0.
重点关注了《王白的长城》、《湖光山色》等几部“长城反思小说”与“长城乡土小说”,通过叙事形态变化和社会价值变化两个层面,论述了近年来“长城小说”题材内容的变化.在叙事形态上近年来有关长城的反思小说和乡土小说引人关注;而在社会价值方面长城小说呼唤“生态意识”、“家园意识”的回归,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忧虑以及对古长城开发与保护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