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68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45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236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1272篇
社会学   2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文章对方方的小说《闲聊宦子塌》进行了全方位的品评。方方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她始终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来看待一切、评价一切、取舍一切,聚焦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从生存和文化角度,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潜意识领域,展示人类灵魂的炼狱与苦渡。  相似文献   
992.
叙事伦理再认识:坚守社会道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自刘小枫提出叙事伦理以降,就掀起一股叙事伦理研究热潮。对叙事伦理的态度有"同盟派"和"敌对派"之分。对叙事伦理的拥护和推广过分夸大了其作用,对叙事伦理的批判和补充有其合理性,但鲜有学者关注叙事伦理可能引发的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在对个体生命感觉和生活尊重的同时,也要提防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993.
“爱情”和“科学”是张扬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是依靠“革命至上”与“民族本位”两种叙述逻辑完成自我建构的。这两种叙事逻辑有着二元对立的逻辑结构。以“旧社会”为对立面,“革命至上”将“革命与爱情”“革命与科学”“革命与知识分子”三个方面的相关情节缝合在一起。以“外国”负面印象为对立面,小说试图证明中国人的智慧与正义性。“革命至上”与“民族本位”是一对同构的观念,在小说中,它们互相建构,完成“革命、民族、科学”的循环论证。  相似文献   
994.
出于文化建构的目的,作为小说的《无名书》不惜牺牲了文学本身的叙事效果,作品主人公印蒂形象也显得复杂难解。从象征维度来解读这部作品,一方面可以清晰看到文学叙事和理念建构冲突的内在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潜隐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一部试验创新的英文小说,明显带有印象派风格。王尔德效仿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及其作品,尝试印象派画家的技法。在场景的描绘中,他仔细选择不同的时间地点使之形成对比,比如夏日明亮的画室和撒满阳光的花园与冬夜阴雨中昏暗的吸毒所和充斥罪恶的贫民窟,以此赋予景物描写多层次寓意。在人物塑造上,王尔德在人物肖像、人物语言诸方面,通过色彩的对比使读者形成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印象。甚至在小说的叙事节奏方面,王尔德都以景物和人物思绪的明亮舒缓与阴暗匆促形成对照,对叙事节奏加以调控,赋予情节发展以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在农民工小说叙事中,关于女性农民工的叙述数量众多,恐怕要占到新时期以来农民工小说叙事的半壁江山。农民工小说的女性叙事集中书写改革情境中身陷城乡分割体制中的独特女性命运,充分暴露了男权社会的专横、阴戾和丑陋。然而,整体上过于悲苦哀怨的农民工小说的女性叙事还是钝挫了它的女性意识批判的锋芒,只有少数描述进城农村女性新变的作品显示了农民工小说女性意识的深度,勉为其难地切入了时代的本质。  相似文献   
997.
在张爱玲一生所创作的《倾城之恋》《金锁记》《创世纪》《小艾》《怨女》和《小团圆》六部华文家族小说中,叙述者通过对叙事时间策略巧妙而独特的运用,使叙事时间呈现出以倒叙为主的时间倒错的主体特征,并大量使用省略、概要、停顿、拉伸与场景等手法,形成快慢有序、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此外还以单一型、重复型和概括型相互交织融合的方式,产生简约与繁复交替的叙事频率,由此建构出富有弹性和张力的叙事时间,从而使作品叙事结构更为独特与合理,作品叙事伦理的建构更为有效和丰富,对读者伦理情境的影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聊斋志异》中有两篇作品与海南有关:《巧娘》中的海南作为蛮荒之地,是男权社会中女性边缘化社会地位的象征;《粉蝶》中的海南是仙人贬谪之所。《聊斋志异》对海南的描绘主要源自历史记忆,与现实中的海南有一定差距。蒲松龄将笔触伸向陌生的海南,不是出于搜奇猎异。海南在蒲松龄笔下,具有重要的象征叙事功能。蒲松龄自觉地运用象征叙事进行写作,从而超越了同时代的大部分作家,成为卓越的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999.
北帝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简称,而佛山民众则亲切地称之为"北帝公、大父母"。供奉着北帝神祗的佛山祖庙大约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自宋代伊始,特别是在元明清时期,有关北帝显圣的传说,或者是与之有关的灵异传说,在历代地方叙事文本中多有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显圣传说的深入人心,北帝形象也随之发生变迁。北帝形象嬗变的过程,是与佛山士绅、民众的造神运动如影随形的。它一方面反映出不同时期佛山民众的信仰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反映的是佛山地方社会发展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000.
时间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文学的发展深受时间观流变的影响。当代西方文学作品里出现了大量常规逻辑不可能出现的时间构架和意象,产生了循环叙事手法、意识流写作手法及死亡叙事等不同文学叙事手法。其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时间发展直线与圆的统一,时间感受主体与客观的统一,死亡与永恒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