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9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管理学   13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6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53篇
丛书文集   1811篇
理论方法论   532篇
综合类   9981篇
社会学   552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848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939篇
  2006年   1126篇
  2005年   1110篇
  2004年   1040篇
  2003年   1039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832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前 ,大家普遍感到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难 ,其原因主要在于 :1、从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 ,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 ,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具有对立和互相排斥性 ;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来看 ,近几年来 ,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严重削弱 ,特别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其魅力锐减 ,许多人已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产生怀疑 ;3、从教育对象上看 ,非公有制经济业主除一般具有排斥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外 ,还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两个疙瘩 ,而雇佣工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则不感兴趣 ;4、从教育主体来看 ,教育主体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 ,而且普遍缺乏科学的关于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2.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态势分析--广州港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是以香港维多利亚港为国际航运中心,以广州港、深圳港为主枢纽港的港口体系。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与该区域经济开放度以及该区域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将成为华南地区物流体系的主渠道。广州港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主枢纽港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应重点建设南沙港区,浚深出海航道,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改造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在能源、原材料运输、货物中转以及集装箱运输中真正发挥主枢纽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改变对立的城乡关系,减少城乡差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奋斗并为之努力去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若干措施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关系的改变,主要有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城乡居民政治权力的平等化,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以城市为中心领导和带动乡村发展,慎重处理城乡关系中最为突出的“剪刀差”问题,大力发展城乡文化教育等。在中共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民共同努力,一种新型的、与以前相较而言较为协调的城乡关系渐渐形成,在政治、经济、精神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肯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所做的种种努力的同时,还需要看到这种努力所带来的变化存在的不足,以及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故不宜将其无限拔高,应作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4.
国家治理是政府等治理主体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上运用权威配置资源、维持秩序的一个过程,它具有过程性、协调性和持续互动等特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5.
借鉴环境影响随机模型,构建了碳排放驱动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背景下,在政府发展经济和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双重驱动下,城市化、居民消费增长、经济发展等都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因,而能源消耗结构优化才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要减少碳排放只有倡导低碳生活、改善能源消耗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996.
吐鲁番旅游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因污染、不当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产生了环境破坏,生态、人文景观弱化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而制约了吐鲁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在吐鲁番旅游业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和制定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将吐鲁番自然和人文景观、生态建设有机整合,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吐鲁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在民族区域自冶制度已经走过60多个年头的今天,用一个新的视角再思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基本理论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进行了新的视角的剖析,认为我党在建国初期最终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种影响因素结构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游牧和农耕是东亚地区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由此而形成了游牧和农耕两大族群,而这两大族群之间的互动是推动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单一民族国家理论不能够对这两大族群的互动给予科学的解释,将其纳入到多民族国家构建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似乎更客观.  相似文献   
999.
《呼吸》是蒂姆·温顿第四次斩获澳大利亚文学第一奖——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的作品,小说刻画了澳大利亚人强烈的反平庸意识。小说人物极度恐惧平庸,疯狂逃离平庸并付出惨重代价。平庸恐惧症昭示的是澳民族性格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即文化自卑。小说跨越的时代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延续至新世纪,体现了以作家温顿为代表的整整一代人对“平庸”的思考,《呼吸》准确把握了多元文化时代澳大利亚人仍然无法完全摆脱来自文化自卑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2013年鲁迅思想研究异彩纷呈、创意不断:钱理群将鲁迅在今天的意义概括为三个“拒绝收编”:拒绝被体制收编,拒绝被一切文化体系收编,也不想收编他人。孙郁提出,鲁迅在审美判断上是一个托洛茨基主义者。理解鲁迅,如果不保持与列宁主义的距离,他的面孔可能永远是政治化的。李冬木强调了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对于周氏兄弟的巨大影响。姜异新认为,鲁迅的辛亥故事纯粹是鲁迅式幻想,是特殊的鲁迅式晶体。通过“看与被看”、“吃与被吃”,国民性终于被审美地觉知。邱焕星指出,鲁迅对青年和学潮的态度是复杂多面的,对其自身也是一种双刃剑效应,这种效应必须放在“国民革命”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认识。王彬彬注意到在鲁迅的语境里,月亮往往意味着希望、温暖、爱,也象征着理性和光明。这或可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感受到鲁迅的性格、精神、心理中温软、阴润、柔弱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