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9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管理学   171篇
民族学   60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43篇
丛书文集   2622篇
理论方法论   714篇
综合类   13576篇
社会学   96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270篇
  2011年   1354篇
  2010年   1137篇
  2009年   1141篇
  2008年   1211篇
  2007年   1561篇
  2006年   1542篇
  2005年   1290篇
  2004年   1271篇
  2003年   1183篇
  2002年   955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中国当代文学新规范的建立滥觞于延安文学时期。建国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唯一合法的文艺纲领,为了巩固文学的新规范,除了从政治文化上控制作家,把作家们纳入到体制内之外,还从文学选本上标示出文学创作的倾向。通过对作品不断经典化的过程,既对不符合新中国文学规范的某些现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否定.又对当代文学的创作进行了示范性引领。选本与经典在巩固中国当代文学新规范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毛泽东思想的传统文化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契合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与毛泽东思想形成时的文化境遇有很大关系。在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契合过程中,遭遇了各种文化及思想的碰撞与冲击,有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99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公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积极有效的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正是一种文化建设。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所积淀的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94.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95.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得到中国先进分子及普通民众的认可,是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传统的"重人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论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有相似之处;中国传统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内通性。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前提,二者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契合。价值契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完成颇具时效性的政治使命,还要使之成为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96.
《1901年枢密院威海卫法令》第九、十九条规定民事案件可以依照中国的法律和习惯来处理,中国的法律和习惯适用于诉讼双方都是中国人的民事案件,明确地表明英租威海卫确实存在着二元化的法律体系;中国法律及习惯的范围包括《大清律例》、习惯和习惯法、情理等,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社会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错位”现象。从表面上看,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深层次依然保持着古老而沉重的传统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传统生活的经验主义和人情化的文化模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种强大的文化障碍,影响着真正的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生成。从根本上修正这种“文化错位”,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承接。  相似文献   
998.
青海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其发展受到自然、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着重从伦理、民俗文化对青海审美文化的影响作一探讨,旨在对青海审美文化的深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9.
人类面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无法回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悖论,从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维度来审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传统文化的历史空间、城市现实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以及城市未来文化的伸展空间等方面构成,城市文化空间架构应注意城市空间的文化的绵延性、空间展开的多样性及其超时空性。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概述了四川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目前面临的问题,认为要改变四川民族地区文化事业面临的困境,需要从体制改革、资金投入、硬件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保护等多方面齐头并进,不懈努力,才可能显现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