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6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管理学   29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2篇
丛书文集   1255篇
理论方法论   299篇
综合类   6913篇
社会学   308篇
统计学   10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697篇
  2005年   527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变点颊脊隐翅虫群目前已知10种,都生活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 Smetana, 1998 ),其中,来自越南北部 1种,尼泊尔1种,日本1种,中国7种.本文记述并图示中国四川一新种,卢氏颊脊隐翅虫,Quedius (Raphirus) luae,该种与Q. (R.) jindrai相似,但除雄性外生殖器的差异外,腹部第1背板两侧无金色毛簇,触角和足的颜色也与之有别.  相似文献   
72.
新时期源自英语外来词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而作为语言最敏感、最活跃因素的词汇 ,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 ,来自英语的外来词 (借词 )日益增多 ,特别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中外文化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为词语的借用提供了多种条件。文章通过对中文中英语外来词所涉及的内容、借用方式的详细归纳 ,探讨了这些外来词对我们民族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总结“古今中西”之争 ,选择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 ,注意对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发掘和批判继承 ,在文化上的可喜创获不仅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而且为新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4.
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及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正在变成现实。面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挑战,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服务方式的改变,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中国加入WTO, 使我国面对世界。随着WTO组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共识和对策。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的形成背景与动因、主要内容、产生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6.
探讨了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过程中 ,国际霸权主义集权体制的弱化和消解中的价值冲突问题 ,以及在重建社会政治权力机构的过程中 ,国家集权体制弱化和相应的新型民主制建立中的价值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77.
黄庐隐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和塑造悲剧女性群体形象的代表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大大的一笔。本文较具体地论述并指出庐隐小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苦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8.
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既是经典的理论议题,又是紧迫重大的现实政策问题.本文从生态运动入手,系统介绍作为生态运动理论基础的绿色福利主义,并以生态健康科学为基本理论视角,简要探讨新型现代公共卫生政策框架及其革命性的现实、理论与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79.
胡适在思想理论、语言文学的教育工具和教育制度建设等宏观方面 ,对中国新教育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贡献 ,其对于中国新教育的贡献 ,在中国现代史上几乎很难有人能够企及  相似文献   
80.
积极向上的淑世精神是人心的法则 ,是历史的蕲向 ;规律、信仰、仁爱、美丽 ,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终极关怀 ,也是文学史对具体作家、作品扬弃的标准。那些催人奋进、发人思考、形质兼美的作品 ,无疑是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作品。咏物词的创新也应该自觉贴近时代和历史的要求 ,以积极的淑世精神作为开掘题材内涵和抒情言志的核心。清初咏物名家曹贞吉和朱彝尊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