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2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管理学   25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08篇
丛书文集   1715篇
理论方法论   368篇
综合类   9352篇
社会学   199篇
统计学   18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66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1051篇
  2006年   1001篇
  2005年   772篇
  2004年   781篇
  2003年   732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注意义务阻却事由之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虎 《求是学刊》2004,31(3):74-79
信赖原则与允许危险原则在德国经由判例逐步占据稳固地位,后又传入日本,在西方被广泛适用。信赖原则强调在适当的场合,行为人与他人之间相互存在着可以寄托于对方对于履行必要的注意义务的信赖,过失责任在于未履行信赖所要求的注意义务的一方;允许危险原则注重在适当的场合,允许行为人实施一定限度以内的危险行为,对此行为人无过失责任。与注意义务的赋予不同,信赖原则与允许危险原则通过对于行为人注意义务的否定,进而否定(阻却)行为人的过失责任。在我国科技发展的今天,理论上系统地构建信赖原则、允许危险原则的基本观念,实践中有意识地注重信赖原则、允许危险原则的具体运用,符合刑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92.
创新是高校学报持续发展的不竭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维栋 《唐都学刊》2003,19(4):116-119
高校学报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想拓展发展空间,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创新是时代发展对学报工作的必然要求.创新体现在学报工作的诸多方面,如观念创新、选题创新、栏目创新和机制创新等等.只要学报工作者善于创新、勇于创新,无论哪一层次的高校学报都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93.
Professional biographies of care managers in the mid-ninetiesand, seven years on, their profiles and career choice are thefocus of this article. The work draws on two linked studiesbased on adult services in two social services departments.The profile of those who stayed in post and those who movedon raises issues for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for managersand for policy makers. Those who stayed constitute an experiencedworkforce of middle-aged, predominantly female practitionerswith mixed views about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work. Thosewho moved include a group of females who became managers bydefault. The work raises issues concerning work pressures, genderprofiles within an ageing workforce, and succession planning.The findings link to more extensive workforce studies and contributetowards debates concerning the occupational identity and thefuture of qualified practitioners within a human services landscapewhich is constantly being reshaped within a culture of new managerialism.  相似文献   
994.
裴雯 《唐都学刊》2002,18(2):78-83
古代雅典人始终过着比较简朴的生活 ,这与他们维持了古典所有制形式及相对均等的分配原则密不可分 ,而捐助制度是其保证社会财富不向一端聚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徐长福 《求是学刊》2002,29(3):19-25
文章不研究这个“主义”或那个“主义” ,而以“主义”之为“主义”作为探讨对象。凡被称为“主义”的 ,一般都是那种已具有相当影响的人文社会学说。这些学说往往既揭示某种道理 (即客观联系 ) ,又宣扬某种价值目的 ,还设计某种操作方案 ,并且将这三者构造为一套逻辑体系。对这种做法 ,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文章认为 ,道理、价值和方案是三种在逻辑上不能相互还原的元素 ,有关道理的思维方式必须是合逻辑的 ,而有关价值和方案的思维方式则应当是非逻辑的 ,其间不存在推导关系 ,人文社会学说将它们逻辑地结为一体在思维方式上是错误的。据此 ,应对道理、价值和方案三元素加以离析 ,人文社会学说应以揭示道理为主 ,而不再包办一切 ,价值的事情应由价值主体参照各种价值资源自行决定 ,方案的问题应由方案的当事人求助工程学科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96.
对林业新定位与国有林经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业经营体制新模式的探求,不仅从林业本身角度来考虑,更重要的是从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生态全方位的视角来看待它,通过国家对“天保工程”的实施,以及加入WTO后对林业的冲击和机遇,分析了林业的“新定位”问题,从而来探索林业在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均衡发展的前提下,确定有利于林业自身发展的经营新模式——分类经营和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997.
论《周易》生态循环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以人与自然的相关性为出发点,通过对宇宙大道的体察和把握,架起了"天人合一"的坚实桥梁,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寻找到安身之命的终极依据."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周易>揭示的宇宙根本规律,而生态循环规律则是这一根本规律在时空中的物态表征.通过对<周易>生态循环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分析,洞观其思想义理,为寻求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危机,凯恩斯掀起了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实施,导致了新的危机--通货膨胀危机,70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悄然退场,各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度回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失业率和生产停滞重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派"应运而生.经济学上的危机、革命和综合,是西方现代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99.
王武瀛 《唐都学刊》2003,19(1):151-156
人类经济活动对象的二重性,决定了"事理"与"伦理"的互动关系,也决定着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伦理"与"法理"的互动关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情"伦理规范的历史特殊性,现代中国市场行为价值规范,又表现为"情理"与"法理"的互动关系;又由于其对现代市场行为规范具有侵蚀性和排除性的消极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依据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育发和提升出一种新型的"情理"与"法理"的互动关系,以便合理地调整和维护好中国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000.
在道德权利的本质规定中,蕴涵着普遍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强调道德权利中权利主体的普遍性,合理性原则强调道德权利中利益的价值合理性,社会性原则强调道德权利的社会本性。只有合乎三方面价值原则的权利要求,才能上升为道德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