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9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20世纪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他在宋诗方面的研究成果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宋诗纪事补正》是近年来问世的钱先生宋诗研究方面的又一部巨著,本文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对其价值及疏失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2.
针对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环路中包络检波需要乘法器,大量耗费系统资源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值方法或滑窗最大值法代替模拟检波方法中的信号的平方运算进行数字包络检波的新方法,其结果可以大大减小系统速度和资源之间的矛盾。在对环路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环路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并证明都是高效的,并已实用于数字中频接收机的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环路设计中。  相似文献   
43.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辞书,但其间仍不无缺憾。本文以《张协状元》的人称代词和称谓词为例,从“词目失收”、“义项不全”和“书证滞后”三个方面,对《汉大》聊申一得之愚。  相似文献   
44.
孙东波 《唐都学刊》2011,27(5):65-68
已出版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贰)、(叁)中有许多"杂"字简,有的写从"雜",有的写从"襍"。而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吴简米簿中,除了"襍(雜)米"外,还有租、税襍(雜)米,限襍(雜)米,襍(雜)吴平斛米,襍(雜)僦米,襍(雜)擿米及极少数襍(雜)鹽米,襍(雜)溢米,襍(雜)盈米。这几种米簿如果除去"襍(雜)"字后,本身都是一个单独的征收项目,它们都可能是当时地方官府在正税之外,巧立名目而设的苛捐杂税。  相似文献   
45.
针对圆形微通道内流体的强迫对流问题,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了考虑轴向热传导、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粘度耗散和入口效应等因素的圆形微通道的控制方程,给出了流体温度场和努塞尔数的计算表达式。对圆形微通道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受尺寸效应的影响,管径越小,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越大。微通道的换热能力比宏观经典通道强,表明在相同面积上做多个微通道比一个宏观大通道的换热效果好。  相似文献   
46.
GPS载波相位的周跳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GPS载波相位定位中出现的周跳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将其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在静态环境下根据卫星运动的特点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来检测,在动态环境下利用卡尔曼滤波对载波相位残差进行统计检验,并结合双频相位电离层残差组合进行两级周跳检测,可以提高周跳的检测能力。利用实测的相位数据,上述方法均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7.
为了深入研究钢 混凝土结合梁桥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以剪力连接度为参数设计了两组试验梁,分别进行了模型列车以不同速度和不同重量通过时的动力测试,得到了各试验梁跨中竖向动挠度、加速度和支座截面结合面相对滑移的时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大,结合梁跨中挠度和结合面相对滑移都不是线性变化,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剪力连接度的减小,结合梁刚度下降,动力系数增加,且动力系数随行车车速和车辆重量的增加也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48.
研究表明,我们的日常用语存在着不少口误。日常生活中的口误有时可以增添生活情趣,而播音员的口误出现在规范的语流和正式的语境中,会将自己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分析播音员口误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可以引起播音员对口误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49.
痈疽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但古今对痈疽的认识有差异。通过比较涉医简帛与《黄帝内经》在痈疽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异同,发现涉医简帛和《黄帝内经》都将外伤视为痈疽发病的重要原因,但《黄帝内经》中痈疽的病因还包括饮食、外邪、情志等因素;涉医简帛和《黄帝内经》都认为痈疽是气血不通所致病症,治疗方法总体相似,但涉医简帛记载的方药更为丰富;《黄帝内经》则在涉医简帛所载砭刺启脉治疗痈疽的基础上,用经络、营卫理论阐述痈疽病机,更多地使用了针刺疗法治疗痈疽。涉医简帛和《黄帝内经》在痈疽认识上的差异,与其成书年代、所属图书门类不同有关,也与社会、医学的发展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