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6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01.
新<商业银行法>是适应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所作的修改,是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修改,也是商业银行总结十年经营经验的结晶.解读<商业银行法>,可以领悟到商业银行要把握机遇,转变经营理念,形成"谨慎、创新、自律"的经营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2.
加拿大传播理论学家麦克·卢汉是20世纪60年代最走红并最富有争议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媒介即信息”理念的提出,启发我们不仅要关注媒介的传播内容,还要关注媒介本身的形式。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的种类与数量飞速增长,信息科学也同步迅猛发展。在这样一个信  相似文献   
103.
风险概念是当代社会理论和社会公众话语中的一个常见概念.时风险概念的历史考察和内涵解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风险概念的社会理论意义.风险是一个关系性范畴,指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可能状态,它特指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相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可能形成的一种损害性关系状态.风险概念的发明体现了人们主动规避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努力,体现了人们面向未来、趋利避害的一种积极冒险精神,彰显了人类的一种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4.
现代少数民族教育应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树立以“少数民族学生能力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少数民族学生能力主要由政治鉴别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构成。  相似文献   
105.
曾国藩以善于为湘系集团培植人才而著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曾国藩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部属进行培养,在培植良好的育人环境、对部属不断地进行训导、激励和考察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最终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这些人不光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充当了曾国藩的助手,也对近代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6.
理想教育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必须正确认识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理想追求与现实利益的关系以及理想教育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的关系等三个重要的关系问题,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的文化培育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7.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定词谱》的成就最高。这些格律谱不仅被用来指导创作,而且成为清人廓清词之体制、维护词体特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8.
教育制度作为规范主体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受着主体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的影响、指导和支配。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变革都有其教育观念前提,在现代社会确立教育制度的观念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罗马人把道德看作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道德也因此成为历史学家诠释罗马历史的重要因素。道德史观的形成首先是罗马人在希腊文化冲击面前所作的内省和回应,同时表现了政治上占据优势的罗马,希望在文化或者民族特质方面确立自己地位的需求。最后,罗马历史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成为道德教诲的场所和塑造民族精神及特性的源泉,这是罗马史学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10.
恩格斯否定终极的、普遍适用的道德真理的存在。从某个民族、某个群体甚至个人的道德观念中无法推导出一个人类普遍接受的道德认知,道德归根到底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状况上的阶级的道德,但他并不否认道德的共同性的存在。当下全球普世伦理的诉求,应该充分尊重各民族、各群体中客观存在的多元化道德认识,保证不同民族、区域及其各特殊文化传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理解,广泛吸纳人类在"共同生活实践"中得出的阶段性的道德认同,跳出抽象的主观设计的道德研究方法,到现实的生活世界,特别是到共同的利益基础中去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