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9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34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256篇
理论方法论   200篇
综合类   1837篇
社会学   23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规制行政介入司法尤其是民事司法,除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体制规制路径,将行政机关意见表达纳入民事诉讼程序是其另一程序规制路径.程序规制具有公正审判权请求权、论辩式民事诉讼对话逻辑、诉权制约行政权、民事审判实质公开的“武器支撑”.“法庭之友”制度对民事诉讼行政介入具有程序规制作用,中国行政机关可以“法庭之友”身份参与民事诉讼、进行意见表达.行政机关担当“法庭之友”不会损害独立审判,相反有利于司法公正公开.行政机关担当“法庭之友”以维护公共利益为限,是新型诉讼参与人,应明确其诉讼权利义务,构建行政机关作为“法庭之友”参诉的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82.
“波特假说”预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双赢。研究认为,人力资本是实现环境友好型技术进步以及环境-经济综合绩效提升的支撑和匹配条件,亦即人力资本是“波特假说”成立的重要条件变量。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水平对环境-经济综合绩效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较为显著;全样本估计中环境规制对环境-经济综合绩效直接影响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可以改善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间接作用于环境-经济综合绩效;进一步依据人力资本水平的分组检验,证实“波特假说”在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的成立性,人力资本对环境-经济综合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显著,验证了人力资本是“波特假说”成立条件这一分析结论。“新常态”下,应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健全人力资本流动机制,并依据地区人力资本条件科学实施环境规制,才能推动环境-经济综合绩效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83.
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以其独有的方式撕裂了道德底线,向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此类事件不能仅在道德层面进行约束和思考,道德的谴责已无济于事,必须从法律层面进行约束和思考。网络语言暴力属于名誉侵权行为。既然属于侵权行为,那就应当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以法律从主体、客体、内容和责任方面进行有效规制。这样有利于拓宽法治的空间、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惩治、震慑和预防网络语言暴力侵权行为,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4.
未清晰地认识和定位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者的关系,未处理好三者的分工与衔接,是造成我国环境多元治理模式难以落实的关键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分依赖传统政府管制模式的路径,以致政府在环境治理中起主导作用而轻视企业、社会公众作为治理主体的力量,导致其他治理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法律机制的缺失。比较分析三者存在的障碍,提出落实环境多元治理模式法律保障的建议,从而构建起三者相互协作、共同治理环境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5.
近期财政部出台的法治财政建设实施方案将宏观调控的创新方式借用于财政领域,提出财政面向上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和适时预调微调等,体现出财政的工具主义价值。从形式上来看,这与当下公共财政时代所要求的规范主义价值,存在着阶段性目标追求的二律背反,但基于财政有效治理的国家任务,两者又统一于良法善治的终极价值属性之中。对于仍深受财政工具主义思维禁锢的当下中国而言,更应提倡的是财政的规范主义价值,防止偏重调控结果有效而轻视调控过程正义,从遵循调控法定、尊重市场规则和坚持民生导向的路径出发,以期实现在调控权力控制下的国家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暴发已成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核医学科作为多个临床科室的“桥梁”,在实验室检查、临床影像检查及核素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科学防控的关键部门。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根据核医学学科特点和性质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和传播特点,制定江苏省核医学科防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7.
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崛起在刑法、合同法、数据保护法和公司法等多个法律领域对法律带来了挑战,对区块链技术进行适当的法律规制是必要且可行的,应当采取试验性监管、自我监管、共同监管、类型化监管等策略对区块链实施适度、科学的法律规制,实现技术创新和公共政策的双赢。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也与法律发生着融合,其不仅可作为法律科技辅助法律的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乃至替代传统法律。区块链与法律的深度融合使法律呈现代码化的趋势,将使传统法律发生颠覆性重构。  相似文献   
88.
税收筹划中各方主体复杂利益的并存、冲突和变易,集中体现为国家财政权与国民财产权的对立和协调,并往往导致税收筹划税法规制中的法律"失度,"进而激发税法制度及其运行由"失度"走向"适度"的变革需求。从总体上看,税法对税收筹划的规制呈现"失度-适度"的二元化状态;从税法理论上分析,这一规制状态根源于"个人营利性"与"社会公共性"的基本矛盾。国家追求税法对税收筹划规制的适度性,就是要平衡协调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尽量缓解和消除这一基本矛盾,以期实现税法对国家财政权和国民财产权的均衡保护。惟其如此,才能构建起新的税收筹划规制分析模式,方才推动中国税收筹划规制制度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9.
中美铁路行业治理制度及其效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铁路行业治理的视角,以铁路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及其行业内协调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中美铁路行业治理制度环境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探讨中美铁路行业内协调的制度安排的细节及其差异性,并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理论研究中美铁路行业内运营协调的信息体制及其效率差异,分析其清算制度的不同激励效果与适应性差异,阐述其对中国铁路重组的启示。  相似文献   
90.
从公共政策失灵角度审视我国的电信监管问题,从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三个环节分析电信监管失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对新形势下的中国电信监管问题做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