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8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61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61.
Analyz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item‐level RFID,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the cost sharing of the technology as a gating issue. Various qualitative studies have predicted that conflict will arise, in particular in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benefits and the costs resulting from item‐level RFID are not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mong supply chain partners. To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ituation, we consider a supply chain with one manufacturer and one retailer.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is retail supply chain, we present analytic models of the benefits of item‐level RFID to both supply chain partners. We examine both the case of a dominant manufacturer as well as the case of a dominant retailer, and we analyze the results of an introduction of item‐level RFID to such a supply chain depending on these market power characteristics. Under each scenario, we show how the cost of item‐level RFID should be allocated among supply chain partners such that supply chain profit is optimized.  相似文献   
62.
In the map verification problem, a robot is given a (possibly incorrect) map M of the world G with its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indicated on the map. The task is to find out whether this map, for the given robot position and its orientation in the map, is correct for the world G. We consider the world model of a graph G = (V G, E G) in which, for each vertex, edges incident to the vertex are ordered cyclically around that vertex. (This also holds for the map M = (V M, E M.) The robot can traverse edges and enumerate edges incident on the current vertex, but it cannot distinguish vertices (and edges) from each other. To solve the verification problem, the robot uses a portable edge marker, that it can put down at an edge of the graph world G and pick up later as needed. The robot can recognize the edge marker when it encounters it in the world G. By reducing the verification problem to an exploration problem, verification can be completed in O(|V G| × |E G|) edge traversals (the mechanical cost) with the help of a single vertex marker which can be dropped and picked up at vertices of the graph world (G. Dudek, M. Jenkin, E. Milios, and D. Wilkes, IEEE Tra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 7, pp. 859–865, 1991;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vol. 22(2), pp. 159–178, 1997). In this paper, we show a strategy that verifies a map in O(|V M|) edge traversals only, using a single edge marker, when M is a plane embedded graph, even though G may not be planar (e.g., G may contain overpasses, tunnels, etc.).  相似文献   
63.
从沃尔玛看传统零售商的电子商务发展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统零售商的典型,沃尔玛较早地开展了电子商务的实践探索,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从介绍沃尔玛的发展概况入手,分析了沃尔玛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主要策略以及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传统零售商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部署,并重点对传统零售商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与管理做了探讨。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成为传统零售商发展转型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64.
考虑顾客由感知差异引起的退货行为,以及促销期与日常销售期不同的行为特点,对日常销售期和促销期顾客购买率和退货率分别进行了解析表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确定需求下信息发布美化策略对最大利润的影响.建立了随机需求下在线零售商的期望利润模型,对定价和订货量进行联合优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在感知价值和感知差异服从更为一般的分布形式且存在相关性条件下,最优策略下的预期利润随信息发布美化程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性对信息发布美化策略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感知价值和感知差异构建的购买率和退货率模型可较好解释已有实证研究结果,以此为基础对定价和库存进行联合优化更符合实际,优化条件下的最大利润随信息发布美化程度的提高先增后降,取得最大利润的信息美化值促销期大于日常销售期,且线性相关程度越高的产品取得最大利润的信息美化值越大。  相似文献   
65.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ay retail work entails a complex form of gendering. Three distinct, but related, forms of gendering interweave in this sector of the service economy. These are the gendering of the work tasks, the gendered structure of the occupation and the gender of the retail environment. Using insights from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d expanding the notion of aesthetic labour to incorporate insights from Bourdieu's sociology, the article explores how retail workers manifest particular forms of gendered embodiment, enacting a different sort of feminine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brand strategies of the organization they are employed in. The gendered objects of consumption are thus shown to be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retail service work.  相似文献   
66.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零售学术研究发展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学习吸收和理论创新两大阶段.对学习吸收阶段的中国零售学术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得到如下结论:(1)在学习引进阶段,主要是引进东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零售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的零售发展道路;采用经验主义的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理论创新极少;学者主要分布于非重点的财经院校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机构,很少具有博士学位和西方国家留学经历.(2)在消化吸收阶段,主要是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零售业发展经验,探索本土的零售发展模式;仍然采用经验主义的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关注正确理解西方和中国零售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创新性很少;学者仍然主要分布于非重点的财经院校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机构,不过近30%的具有博士学位,近20%的具有西方国家访问学者的经历.最后,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零售学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67.
零售企业的效率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客观比较不同渠道零售企业的效率,有助于认清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找出提高零售企业效率的途径.选取纯实体零售企业、网络零售企业、多渠道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其2011—2015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测算比较.结果显示:多渠道零售企业和网络零售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是1.026和1.286,远高于纯实体零售企业的效率0.943;通过DEA测算,2011—2015年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变化,其中网络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最高,多渠道零售企业次之,纯实体零售企业最低.通过投影分析发现,导致零售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一是产出不足,主要体现在营业利润上;二是投入冗余,主要集中在管理费用、员工工资和员工人数上.最后从渠道改革和人才培养两方面提出推动实体零售企业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自2009年出现“全渠道零售”的概念以来,相关讨论一直持续不断。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全渠道零售有三个主要进展:(1)全渠道的含义,是指零售商通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渠道协同创新,在目标顾客购买过程的每个环节提供尽可能多的渠道类型,以满足顾客对于渠道的个性化偏好,最终实现顾客价值及零售企业目标;(2)全渠道零售的成因,是技术创新改变了消费者需求,出现了消费者的全渠道购买行为,进而导致全渠道零售的企业行为;(3)全渠道零售的策略,是指零售业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选择适当的目标顾客,进而选择适当的营销定位,以及相匹配的全渠道产品设计、全渠道定价、全渠道销售和全渠道传播,最终实现顾客价值和公司目标。最后提出了全渠道零售商店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全渠道零售与智能零售的融合机制、全球视角下的全渠道零售运营机制等三大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全渠道零售正成为全球零售企业打造竞争优势的利器.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零售商纷纷向多渠道、全渠道的方向转型升级,试图借此摆脱困境,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很多零售企业在多渠道战略实施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又盲目进入全渠道,导致经营更加恶化.文章选取银泰百货和永辉超市两种具有不同业态背景的零售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双案例研究,探索了传统零售企业从多渠道向全渠道转型的先决条件,即充足的资本投入及数据流量支持;进而发现了传统零售企业从多渠道向全渠道转型升级的一般路径,即"新渠道布局---全渠道基础上的O2O运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数字化融合".传统零售企业从多渠道到全渠道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要逐步构造全渠道商品组织能力、全渠道运营能力、全渠道数字化营销能力和全渠道服务能力.建议传统零售企业实施全渠道战略应注重全渠道战略时机的选择,注重无缝式购物体验的塑造,注重物流和大数据体系建设,并针对不同业态采取差异化的全渠道策略.  相似文献   
70.
数字化背景下我国零售业跨界与融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从跨界与融合的内涵出发,研究了不同零售商业模式下的跨界与融合发展,分析了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驱动因素及其类型,通过阿里巴巴典型案例剖析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跨界与融合助推了零售业商业模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驱动零售业跨界与融合动因包括社会资本、技术创新、国家政策和数字技术等;(3)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主要类型从结构、内容、方向、方式四个方面来划分:结构上划分为跨产业、跨行业、跨业态、跨品牌,内容上划分为渠道、技术、服务、场景等,方向上划分为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等,方式上划分为市场引导和政府引导等;(4)阿里巴巴集团实现跨界与融合的动力源于国家政策、企业技术创新和内外部资本等。地方政府应加大数字化投入,扶持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零售企业应进一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促进企业的跨界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