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73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2523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水云 《求是学刊》2002,29(5):99-104
张惠言以微言大义说词 ,在近代引发了一场阐释文本意义的理论论争。谭献认为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解读唐宋词 ,从理论上说接近于他所说的“作者未必然 ,读者何必不然” ,是主张把文本的解释权交给读者。严既澄、王国维则认为张惠言“语语笺其遥旨” ,“实皆比附陈言” ,特别是他以比兴寄托解读温庭筠更是“深文罗织”。谢章铤一方面批评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解读唐宋词是“强作解事” ,另一方面以为皋文之说不可泥亦不可弃 ,他的主张是读者有自己阐释文本的权利 ,但也不能完全偏离作者的书写意图  相似文献   
992.
曹胜高 《云梦学刊》2006,27(4):43-47
《天问》采用疑问句式,内容“史而不玄”,可知其并非屈原怀疑精神的反映;其采用的问对形式是先秦理论阐释和辩难论对的重要方式。屈原以楚国使者和楚国学术的代表的身份出使齐国,《天问》有可能是屈原与稷下学者问对的纲要。  相似文献   
993.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放桐 《求是学刊》2004,31(5):18-25
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有不同解释 ,可以用不同名称来表示 ,其本质之点是把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当作整个哲学的根本观点。恩格斯和列宁在哲学上关注的问题与马克思有所不同 ,但他们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出现了对其根本原则的偏离现象 ,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挫折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红色精神为核心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作为红色精神的高度融合,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精神作风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和彰显。在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红色基因显现出历史性、先进性和稳定性的鲜明特征。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要在系统阐发和充分挖掘红色基因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发挥其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和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中呈现出从载体开发到内涵挖掘、从区域传承到整体联动、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的路径特征。  相似文献   
995.
首先探讨了绿色发展的本质意涵,然后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中国 推进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 主要结论是:第一,绿色发展本质上是从唯资本到生态与资本并重、再到生态优先的经济社会发 展逻辑转换;第二,当前中国推进绿色发展面临着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理论基础不明确、工业化进程的非同步性、农业生产组 织化程度偏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与异质性等困境;第三,当前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应当从积极培育和激发经济行为人 的社会理性、力争向全球产业链上游发展,高起点谋划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健全配套制度,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组织的绿色发 展激励与约束作用、改造传统小农户,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下乡资本的经营行为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96.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哲学中出现的各流派之间的分化和融合,最为明显地表现在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诠释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在,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关系直接导致了分析哲学与诠释学被看作拥有相同的论域。共同讨论的话题比较集中的是:意义与理解、符号与语言、思想与世界。它们共同构成了分析哲学与诠释学之间的交叉点,同时也被看作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现代汉语歧义成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现象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的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客观世界的无限复杂性同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根据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根源,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汉语歧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98.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文章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及其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词义的模糊性在不同语言中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开展语言模糊性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模糊性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本文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从词汇义的模糊性这一方面探讨了不同语言之间词义的模糊性之异同。  相似文献   
1000.
理性义是词义的基本构成成分。目前,研究者们公认概念义属于理性义,然而,词在概念义之外是否还包含其他理性义,除概念义之外的其他理性义都包括哪些下位类型,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深入了解词义本体及其他相关的词义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