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天人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成为困扰中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点。从此核心出发,方能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本源性;方能解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其他一切差异。因此,通过探讨中西文化之间的这一本源性差异,以寻求新时期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2.
"胡同"是北方地区对小巷的通称,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写作"衚衕",清末简化成"胡同",直到现在.文革后期,曾有人提出"水井假说",认为元<析津志>中的衖通,是"衚衕"的前身,为蒙语水井的汉字表音.经笔者考证,"胡同"一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即已出现,"衚衕"的早期写法是"胡洞","弄"与"胡洞"系汉代古巷字的南北两音.  相似文献   
53.
鲁迅的启蒙观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境遇独创出来的原创性思想体系。它围绕着国民性与人性两个思想维度展开,前者是针对国民精神状态而进行的文化重建的启蒙实践;后者则深入到人性重建的内在根基,既为前者提供价值重建的理性原则与基本依据,同时又体现出其哲学底蕴与形而上层面的本体论意义。鲁迅启蒙观既强调个体主体性及自由选择的重大价值,又极为看重信仰与意志的力量。自由意志在鲁迅启蒙观的思想框架之中,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即被置于从非理性原欲状态过渡到理性信仰的逻辑链条之中:向上它意味着人性的提升与再塑造,向下则意味着对人性原生态的批判和疏导。  相似文献   
54.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立身之本。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的汇通与融合,是当代大学生必须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55.
潘天寿的写意花鸟画理深思密,在静穆而雄阔的境界中追求深沉雄大的格局和一味霸悍的气势。他将山水与花卉巧妙结合,独树一格,用充满张力的构图和沉凝方硬的笔线,表现超凡的力度和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56.
从一百年来中国美学的发展史出发,对中国美学原创性的缺失及为什么缺乏原创性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它带给我们今后美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从古典的概念出发 ,结合目前外语科研学术界的现状 ,论述古典作品与时代创新的关系。文章指出 ,创新来自古典 ,古典是创新的源泉。离开古典 ,创新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目前外语学科研究者有两大弱势 :一是基础理论功底薄弱 ,有关知识结构不完整 ;二是古典知识后劲不足。没有母语文化的国学基础 ,经史子集 ,无一通达 ;外国语学习中 ,古典著作阅读甚少。这就造成外语科研难以创新的局面。建议 :(1)成立研究古典的学术团体 ;(2 )改变学术期刊厚今薄古的倾向 ,设法创办讨论古典的期刊 ;(3 )作为一种修养和基础 ,倡导师生阅读古典著作 ;(4 )呼唤学界对古典的讨论 ;(5 )呼唤现代研究与古典结合  相似文献   
58.
“理工融合”的物理实验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按照"理工融合"的指导思想,从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高度,全面改革实验课的设置,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运行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小康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发展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须立足于创新;认清优、劣势,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加大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开放程度;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处理好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李劼人历史小说与川味叙事的独创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劼人开创了以民间生活的风俗画来反映重大历史变迁的先河 ,艺术虚构的灵动性与历史框架的坚实性结合得较为融洽 ;叙事结构汲取了摆龙门阵与川剧帮腔的特点 ,叙事语调带有川味的讽刺幽默 ;人物语言和描叙语言均有浓烈的巴蜀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