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他者的理解:《庄子》的思考——从濠梁之辩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在对人之“在”的沉思中,庄子对此作了多方面考察,后者首先体现于濠梁之辩。濠梁之辩在理论上既涉及他人之心是否可知,也关联着“如何可能知”与“以何种方式知”有无区分或二者能否等同。惠施作为对话的一方对前一个问题持怀疑的态度,但其推论的过程又包含着内在的悖论;庄子对鱼之乐的可知性予以了确认,后者同时蕴涵着对他人之心是否可知这一问题的肯定回应。不过,在论证以上立场的过程中,庄子又将“如何可能知”的问题转换为“以何种方式知”,从而在逻辑上犯有转换论题的错误。当然,知“鱼”之乐所隐喻的知他人之心,同时又涉及社会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过程。从后一角度看,肯定他人之心的可知性,无疑为确认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相互理解、沟通的可能性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广而言之,人存在于世,总是难以避免与他人的共处,而在共处或“群于人”的过程中,则不能不发生彼此之间的交往及相互理解,庄子着重分析了存在境域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影响。通过共处、交往过程中的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以存在方式及存在形态的转换为其指向。就人自身之“在”而言,存在形态既涉及外在的生活境域,也关乎内在的精神世界,庄子对后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2.
性别政治是女性主义抨击的主要对象,劳伦斯的小说《恋爱中的女人》则体现了女性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对家务活的摆脱和他者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43.
晚清以降,民族国家诉求实际上构筑了中国文学最基本的现代性想象空间。现代性民族国家作为一种叙事,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知识系统的建造。它无疑要吸纳最广泛的象征资源,要诉诸一系列崭新的文化象征。这其中当然包括对“性别”的文化象征模塑。从晚清知识分子对中西文明“中男西女”的联姻想象,到上世纪50-70年代文化空间的“厌女情结”,以及最经典的民族国家叙事对“新时代的女性”的意义设定,现代性民族国家想象实际上一直是被性别化了的。因此,从性别视角介入现代性民族国家想象应该是我们考察中国现代性与文学关系的不容忽视的路径。  相似文献   
44.
论跨文化旅游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旅游业可谓如日中天,全球各地的旅游群体不断膨胀,异域文化冲突在跨文化旅游交际中频繁凸显。异域文化影响旅游者,同时,旅游者也会触动异域文化。影响跨文化旅游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也有风俗习惯的差异、行为规范差异等等。如何减少异域文化冲突,增大旅游者的满意度,并激发出旅游者重复访问的欲望,是当今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旅游交际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5.
In this paper, I investigate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multiculturalism often referred to as ‘everyday multiculturalism’. I suggest that the concept of ‘everyday otherness’ offers further insight in understanding the intercultural dynamics of diverse communities and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have negotiated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 and ‘otherness’ in a regional Australian community.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in a South Australian regional town and draws on an analysis of 20 in-dep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long-term residents and recent humanitarian migrants – those who are from Afghan Hazara refugees/asylum seeker backgrounds. Following on from Amanda Wise’s (2009 Wise, A. 2009. “Everyday Multiculturalism: Transversal Crossings and Working Class Cosmopolitans.” In Everyday Multiculturalism, edited by A. Wise and S. Velayutham, 2145.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doi: 10.1057/9780230244474_2[Crossref] [Google Scholar]) conception of individuals who facilitate bridging difference between diverse groups, ‘transversal enablers’, I identify two types of ‘transversal enablers’ that can be found among both long-term regional residents and new migrants – structural and everyday enablers – and draw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pacities that they exemplify in bridging ‘everyday otherness’ in th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