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91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473篇
理论方法论   93篇
综合类   3416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3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雷雨》中的繁漪是具有鲜明特色和复杂蕴涵的叛逆女性形象,其鲜明特色在于独特性的雷雨性格,其复杂蕴涵在于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和个体生命力中的创造性力量与破坏性力量的相兼相制,因而深切地显现出人性的深度。  相似文献   
42.
讨论三维Minkowski空间R2 .1中一类特殊曲面在主曲率函数相等时的情形 ,给出了这类曲面在这一情形下的位置向量场  相似文献   
43.
文学语言凭借意象建构意义世界。意象是艺术创造主体生命意识与客体融合同构的结晶 ,是艺术形象诞生的前提。李煜词中的意象蕴涵着生命意味 ,它通过文本的意象来展现艺术创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诗的意象运动的动力源在于情感 ,是情的流动引起包括情与理两端的意的流动 ,又是情和意的流动造成象的跃动。因为情和意如气体或液体呈线型流动 ,像如固体作块状跃动 ,所以在诗的意象运动中 ,往往出现象断而意连的状况。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计及表面光学声子的作用以及像电荷的作用,采用变分方法对一些材料外表面束缚极化子的基态能量和自陷能作了数值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发现:对于Ⅰ—Ⅶ、Ⅱ—Ⅵ,Ⅲ—Ⅴ化合物的外表面,均可形成稳定的束缚极化子,且由于表面光学声子的作用,使这一杂质态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6.
从新闻意境的呈现形态、结构方式和审美特点的角度去把握新闻意境 ,新闻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点。同时 ,新闻意境也与艺术意境一样 ,具有蕴含持久的艺术魅力和深沉旷远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47.
汉、英连词的句法功能虽然相同 ,但从语义功能来看 ,两者在关系范畴的分类上有很大差异。对汉、英连词关系范畴的比较有助于揭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体现各种语义关系时的特征  相似文献   
48.
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理据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复合词也有其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区别。从其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时候 ,由于音节的制约 ,可能发生结构变形和扭曲现象 ,再加上历史演变的结果 ,仅仅从其表层结构就难以揭示其理据性。对复合词的分析 ,不但不可混淆两种结构 ,还要揭示两种结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49.
以正交实验法对硫酸盐镀锌光亮剂高温载体GZL-02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其表面化学性能和电镀性能进行了测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聚醚∶顺酐=1∶1.05(摩尔比),酯化温度75℃,时间2h.最终产物得率超过97%.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凸现。重庆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如何发掘、保护、开发、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 ,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使之在提高重庆综合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 ,似应引起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重视。为此 ,从问题的提出、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思考与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