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1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归纳总结了种种常见的可表达被动意义的主动形式以及相应形式下的常用动词.  相似文献   
72.
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相当多,当着重指出动作的承受者或不必说明谁是动作的执行者时,就用被动语态.汉语中虽也有被动句式,但比较而言,使用范围窄得多.因此,在翻译科技文章时,英语的被动语态一般都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式.只有在特别强调被动动作或特别突出被动者时才译成汉语被动句式或汉语无主句.  相似文献   
73.
“为”字式以高频率为基础,充分展现其不同寻常的句法张力:谓语结构较大程度复杂化,甚至能顽强突破“所”、“之所”、“所见”等标记限制;同时,“为”可与多种标记组成不同格式。“被”字式于东晋末加快发展,“被V”、“被XV”式在迅速提高频率之时,句法活力也同步提高。“见”字式渐趋消亡,但其句法结构也出人意料复杂化,特别是施事者的引入更具有特殊研究意义。“于”字式近于消失,其原因仍具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74.
有些传统的语法著作关于被动语态的讲解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一定的误导,致使许多英语学习者认为主动语态可以任意转换为被动语态,而且被动语态是依赖主动语态而产生的一种语法结构。综合国内外许多语法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释,阐述了主动语态在转换为被动语态时受到谓语动词的构成、动词语意、句子结构和使用频率等因素的影响,两者不能随意转换。  相似文献   
75.
调解人行为模式:在消极中立与积极干预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解人中立不是任由当事人自由角力的消极中立,调解人干预也不是剥夺当事人自治的积极干预.调解人恰切的行为模式应当处于消极中立与积极干预之间.一方面,调解人的价值观可以适当渗透于调解过程,帮助当事人达成互利共赢的和解方案;另一方面,调解人的力量可以适度介入调解过程,平衡当事人间的力量关系.但不论是价值观渗透还是力量介入,都会将调解人置于偏离中立的伦理困境,而缓解这一困境的策略则要在实践知识中探寻.  相似文献   
76.
从中日对比的视角看,非句法因素在中日语言中对被动句主语选择均有限制:在主语的选择上,汉语被动句受有定性条件的限制;日语被动句受视点与名词等级原则的制约。由此可知,被动句的使用不但受语义、语用因素的影响,还与认知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77.
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学者们对工作投入给以不同的界定。相关研究表明,工作投入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它与年龄正相关;而个性特点对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由于工作投入是工作倦怠的对立面,工作一个人匹配度可从工作负荷、控制力、奖赏、团队、公平和价值观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定。但现有的相关研究还缺乏广泛接受的理论模型、其研究方法单一、对于工作投入的干预研究还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一种利用被动腕关节的曲面柔顺研抛工具系统的结构原理,阐述了利用弹性适应体与直线步进电机的系统力控制方案,通过将力/位混合空间解耦,在独立的力空间对法向力进行主动控制。建立了力控制系统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实时整定,利用Simulink对控制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使用LabVIEW编制了控制系统软件,并结合一种自由曲面形状工件进行了法向力控制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系统动态特性良好,对法向力的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9.
刘忠华 《阴山学刊》2004,17(1):70-73
古代汉语的"为动"与使动、意动用法有质的不同.为动句是用"主·谓·宾"结构("S+V+M")表示了"S+为+M+V"式表示的语文关系的内容,二者是同义句式,可以共时变换;在古代汉语中"主·谓·宾"结构具有多义性;使动、意动用法的句子中主、谓、宾之间的语义关系与为动句不同;使动、意动与为动同义变换的句式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80.
王磊  钟锦 《兰州学刊》2004,(5):239-242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对叶嘉莹词学思想中“弱德之美”、“词学困惑”与“双性特征”、“苏词之幽咽怨断”三个论题作出分析 ,试图指出这些论题不仅是词学所面对的问题 ,而且是关涉到哲学所面对的人生意义问题。从而看到叶嘉莹词学中包孕着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切关怀 ,超越了具体学科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