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259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This longitudinal two-wave cross-national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intentions, friends' substance use, and parent-adolescent substance-use specific communication predict adolescent alcohol and cannabis use 1 year later, while estimating reversed links. The temporal order between these two substances was also examined. We used multi-group cross-lagged panel modeling on data from 2 ethnically and socioeconomically diverse samples: Sint Maarten (N = 350; Mage = 14.19) and the Netherlands (N = 602; Mage = 13.50).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Netherlands, cannabis use predicts more subsequent problems (alcohol use, intention to use cannabis, and affiliation with cannabis-using friends). But for Sint Maarten, alcohol use predicts more subsequent problems (cannabis use, intention to use alcohol, and affiliation with alcohol-using friends). These oppos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aution is warranted when generalizing results acros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592.
谢桂华  张宪  孙嘉琦 《社会》2022,42(3):222-241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形成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理解教育不平等和代际流动都有重要意义,但既有的研究发现并不一致。本文从社会分层视角出发,检验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同伴接纳度的影响,并尝试探究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个人层面的积极特性(如较高的学业成绩、自我效能感、有体育爱好)分别对青少年的同伴接纳度产生独立的正向影响。其中,非认知能力和文体爱好并非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同伴接纳度的中介机制,只有认知能力起到微弱的中介作用,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部分效应通过认知能力作用于同伴接纳度。  相似文献   
593.
随着“朋辈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试点运行,因其“自主性、广泛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加之“沟通流畅、时效性 强、便于管理”等优势被各大高校所热捧。但高校朋辈教育也存在诸如高校朋辈教育者“服务意识淡薄、综合能力不足、管理行 为受疑”等问题,对此应从“强化高校朋辈教育者的服务意识、提升高校朋辈教育者的综合能力、改善高校朋辈教育者的公信力 度和优化高校朋辈教育者的培育机制”等方面入手加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