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39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1147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51.
通过对我国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的梳理,分析政策法规体系结构及完善状况;通过对建筑节能实施状况的实证研究,把握政策法规体系的实施效果,进一步切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着力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2.
使命在肩而又任重道远的党内民主对中国政治过程具有一以贯之的战略性,其特性、原则和功能是优质的正能量资源。遏制党内反能量,开发体制性资源,促进党内民主的正能量提升,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53.
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以大庆市为例,分析了油气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提出推进非油产业发展、创建学习型城市、加强低碳经济制度建设、建立低碳经济开发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4.
城市能源动力设施系统为社会提供热能、电能等发展动力,城市环境保护设施系统清除社会发展废弃物,提供清洁的环境,两大系统紧密联系,相互制约。文章从投资规模、服务水平、质量效率三个方面构建城市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通过核算2001~2011年我国城市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数据可知,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设施的协调状态不稳定,波动较明显;提高能源生产增长速度、电力生产增长速度会大大改善能源动力设施系统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5.
风能资源是具有"稀缺性"与"无体性"应受物权法调整的特殊的"物";研究风能资源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以分析国家所有权作为风能资源所有权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6.
艰苦奋斗是铁军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铁军最宝贵的品质.今天,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仍是我们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需要,是治国理政现代化的需要.建设幸福美好新盐城,就是要弘扬铁军艰苦奋斗的作风,以铁军精神为坐标,找准差距;以铁军精神为目标,找准方向;以铁军精神为教材,培育民风,为盐城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7.
针对已有相关研究中地域针对性较弱的现状,以及工业节能在重庆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基于2004—2011年统计年鉴中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和增加值能耗的相关数据,采用“单位GDP能耗因素的数学分解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将工业节能总量分解为一级结构节能量、二级结构节能量以及技术节能量,并讨论各因素的变动趋势和对节能总量的贡献程度,得到关于影响能耗变动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首先是技术因素,其次是二级结构因素。同时,经过纵向比较,发现重庆工业技术性节能进入瓶颈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8.
新进化论的产生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新进化论思想给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农村能源转型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一个短板。回顾近四十年来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能源供应呈现多元化,清洁能源普及率稳步上升;电力基础设施质量显著提升,电价大幅下降后稳定在较低水平。揭示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传统能源与现代能源并存,清洁商品能用量少;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运行维护资金投入少;低收入水平家庭比重高,用能能力偏弱;农户对传统能源的健康风险认知落后,对不同炉具设施的质量缺乏判断能力。进一步分析了固体燃料利用造成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今后的重点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160.
发展数字经济是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抓手。利用2016—2020年中国22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能源环境效率和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等渠道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加强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在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进程中存在双重门槛,只有在数字经济发展超过特定门槛值时,碳减排效应才会显著,且其效应呈现出递减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降低非中心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强度,但对降低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政府应积极抓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底座,实现城市碳减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