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1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几种主要性观念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性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性价值观念。由性本能论———性生育论———性情爱论———性娱乐论———性自我实现论,构成了人类性价值观念发展相互连接的链条,标志着全人类对性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和人们性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回顾我的诗歌创作历程,我深切地感到写作是一种快乐。我把写诗当作一种修炼、一种领悟、一种传达、一种释放的人生体验。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写诗没有半点功利色 彩,我觉得诗歌与我有缘;诗歌能让我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能抒发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能揭示人世间的美与丑、虚伪与真实;能让人从绝望中找到希望。诗歌是一片净土, 是一座能引人洗心革面和忏悔人生的殿堂。于我而言,诗歌是灵魂的栖息地,我坚持按自己的既定方向去写。  相似文献   
13.
佛教所追求的美,是不同于形式美的道德美、不同于感性美的心灵美、不同于虚幻美的真实美、不同于当下美的永恒美。佛教谓之佛教涅槃安乐、净土极乐、法喜禅悦。对这种本体美的美感反应不是世俗的受乐、欲乐,而是超越情欲享受、不苦不乐的法乐、寂灭乐。佛教否定世俗的美和美感,同时又以毕竟空的世界观和中观的方法论对世俗美采取了变相肯定的态度。于是,莲花、圆、十、光明、七宝、香、音乐、言像等等具备了审美价值。它们构成了佛教的世俗美形态,最终为吸引众生皈依佛教服务。  相似文献   
14.
快乐体育是在否定体质锻炼和技能学习的枯燥乏味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将快乐体育应用于健美操教学,突破健美操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感受到健美操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自觉性,达到健美操课教学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石里克伦理学与功利主义伦理学从产生背景、基本理论、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认为石里克的伦理学受到功利主义影响,具有功利主义倾向,但产生于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两种伦学反映着各自社会经济关系,因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在同是把快乐论作为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功利主义凸显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石里克强调社会利益主体的快乐;边沁、密尔始终无法圆满解决利己与利他的矛盾,而石里克较好地处理了"求快乐"与"利他"的关系;石里克采取的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比功利主义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在审美实践中区别美丑的根本依据乃是快乐与否。在人体系统中,快感分机体觉快感、感官觉快感、中枢觉快感。决定美的快感只是感官觉快感和中枢觉快感。五官快感的对象构成形式美,中枢快感的对象构成内涵美。形式美是自由的美,内涵美是真善的美。对形式美的审美效果与审美频率成反比,对内涵美的审美效果与审美频率成正比。事物的整体美学属性由事物的内涵美学属性决定。美的规律,就是在普遍令人愉快的形式规律中求美以及向真求美、向善求美。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omen in a domestic violence shelter in Georgia were recruited to participate in a series of comprehensive, sex-positive, educational workshops. The purpose of the series was to provide a place for survivors of domestic violence to discuss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their previous sexual experiences and to offer a forum in which all aspects of sexuality, including pleasurable sexuality, could be discussed. The focus of the program was to educate women in the group on a wide array of topics from negative sexual rights (e.g., the right to be protected from or ability to protect oneself from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to positive sexual rights (e.g., the right to experience pleasure). The program was based on previous strengths-based educational formats and tools. Positive feedback from informants included the applicability, accessibility, and engaging format of the program. Women reported that this program was informative and structured in a way that safely encouraged open discussions among participants, as well as encouraged open dialogue with their children.  相似文献   
18.
《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亦是他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小说中,以巴比特为代表的人物过着“表面风光,内心彷徨”的生活,他们寻求各种方式为自己空虚乏味的生活制造快感,然而在片刻愉悦之后,却又产生深深的且无法摆脱的负罪感。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商业文化背景下大众快感与罪感的来源,并揭示了商业社会中人们在享受快感、经历罪感之后,最终陷入一种无助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是对孔子一生成就的总结,蕴含孔子对其人生际遇、心路历程和人生理想的感受和反思。笔者认为此章应该这样解释:开办学校,在一定时候讲习,不也令人高兴吗?学生们从很远的地方都能来(接受教育),不也是快乐的事吗?居高位者不赏识我,我不怨恨,(我因此转而从事教育事业)不也是君子所为吗?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生态影视作品绝不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邃的生态主题就可以成就的,它往往还需要借助于合理的艺术手段来强化影片的审美之维。通过画面来表现生态主题,通过精心安排的主题曲、插曲、片尾曲以及背景音乐来升华生态主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将人们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情境之中,能让人们在声画交融的视听快感基础上激发"天人合一"的心灵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