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8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283篇 |
理论方法论 | 80篇 |
综合类 | 1598篇 |
社会学 | 27篇 |
统计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127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147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王维山水诗的符号美学与心理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立耘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利用心理美学及符号美学的观点,可以看到王维的山水诗具有以画入诗、声色并出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动静互衬、平缓悠长的节律,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同时,王维的山水诗还具有丰富的意蕴,表现了其个人的情感、观念乃至其个性、经历与人格,暗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潜藏着其独特的生命之流。意义融化在形式之中,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992.
席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17-19
本文从校勘文字考证真伪、诠释词义、疏通典故和说明历史背景典章制度四个方面分析训诂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俞樾《东瀛诗选》的编选宗旨及其日本汉诗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歌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1):34-41
从《东瀛诗选》之编选与刊布入手,通过对该书自序、凡例、诗人评介及入选诗作的论析, 探讨了 “就余性之所近录而存之” 、“务取雅音” 、“以期协律” 、“有美必扬” 、“不必尽 以中法绳之”等编选宗旨,并进而通过正确的源流观、开放的交流观、积极的比较观等三层 面,阐绎了俞樾的日本汉诗观,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994.
归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70-76
乐府诗是宫体诗的源头之一,这是因为乐府艳诗的盛行对宫体诗的形成有着催生作用。但乐府诗对宫体诗的影响又是很有限的,不宜估价太高。文人艳诗也是宫体诗的一源,宫体诗是历史上文人艳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前代文人艳诗的某些因素如拟代手法、体物特色和哀怨题材都为宫体诗所继承和发展。不过,相对于文人艳诗的传统而言,宫体诗的出现又是突变性的,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传统艳诗的否定。 相似文献
995.
吴在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50-52
根据杜甫对苦难民众一贯的情感态度,以及他在作咏雨诗时的惯常思路,其《喜雨》诗“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句,表现出诗人虽心喜蜀中这场雨,但仍心有不足而“忧思”:不仅忧“巴人”也忧因旱灾引起的吴越“盗贼”。因此他盼望再有一场滂沱大雨,不仅彻底解除蜀中的旱象与“气”,而且解除吴越的旱象与灾,从而缓和吴越地区的政局。 相似文献
996.
李乐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57-60
具有象征内涵的《死水》所追求的三美是闻一多纳诗于艺术之轨和倡导诗之格律的具体实践。这不仅与其深厚的古典文化素养有关,也与其方正性格有关。虽然《死水》在追求唯美方面达到极端,但又是他现实人生底基石上的至情至性作品,是他这张“唱片”在苦难大地上发出的惊天叫响。 相似文献
997.
998.
一般累犯与毒品再犯竞合情形下的适用规则、缓刑期满后故意犯罪能否构成累犯、累犯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是否包括附加刑等,都是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随着刑法修正案(八)对累犯制度的修正与完善,又产生了特殊累犯范围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除外认定等新的争论。累犯制度整体观、量刑情节之间同质基础上的互补性、一般规则对特殊规则的制约性、累犯从重处罚根据的复合性等,是有效解决司法实务难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徐志摩的诗歌深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他对西方诗歌的节奏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借鉴,并成功地将这些诗歌技巧化入中国新诗之中,对中国新诗进行了改造和塑型。在概念分析的同时结合他的诗歌创作进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了其诗歌给中国现代诗歌提供的具有现代音乐美感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