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6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1577篇
理论方法论   366篇
综合类   7058篇
社会学   57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继承儒家和谐思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结合儒家和谐思想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从多角度分析和谐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希望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本化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社会权力的构成及其阶段演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学关于权力的定义归纳起来有手段说、强制说、能力说和选择说四种,这些定义都没有揭示出权力的组织化特征,未能对“权力的构成”作出回答,难以对权力的运动和阶段划分得出理性的认识。从新的视角看,权力应该是个人或团体以组织化的方式对自然和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占有和分配,并为此建立群体认同的人类行为。权力是由利益、组织、规则三种要素构成,这三种要素之间此消彼长的过程,推动着权力沿着从最大化向最小化方向的运动。这一运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绝对权力阶段、相对权力阶段、公共权力阶段。绝对权力阶段以组织利益与规则利益的高度重合为特征,相对权力阶段以规则利益高于组织利益为特征,公共权力阶段以非权力组织的高度发育和规则的简约化为特征,并且权力在受到最高程度的制约后(即最小化)将会形成新的社会形态。只有权力受到持续而广泛的制约,个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解放才能获得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93.
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了实效性的涵义和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理论创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增强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增强实效性的保证,进而指出了职业化、专业化是搞好师资队伍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却又面临合法性危机。究其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要求公正的、持续的、协调的经济增长。随着社会的变迁,政治合法性基础也应不断变化,在新形势下,政治合法性建设应在原有的政绩合法性基础上,构建法理型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95.
This article puts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using the Internet into perspectiv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ow collective uses of the Internet promote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that social capital online (i.e. trust and reciprocity) is enhanced by involvement in colle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such as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communities and use of the Internet among informal groups in everyday life. This process could counter negative aspects of Internet use. Further, accumulated online social capital can be a powerful predictor of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e. online reciproc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online civic discussion. Finally, the authors' analyses indicate the possibility of a spillover of online social capital into offline arenas. It is concluded that colle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can be a lubricant for democracy.  相似文献   
996.
海外华人无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是我国与华人所在国的国家关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所必须要争取的一股友好力量。鉴于华人这一团体的自身特点,华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有其特殊性。即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原则在华人思想政治工作中也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主要论述了华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五个原则,即:实事求是原则、目标多层次原则、典型示范原则、物质利益原则、人性化原则。  相似文献   
997.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并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由单纯教育管理型向服务教育管理型转变;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为实现目标,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相似文献   
99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P11-17)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和基本任务之一.政治文化,特别是主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文明的文化内涵与智力支持,是政治文明的灵魂和政治行为的中心导向,也是社会政治评价的基本标准.因此,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构建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政治文化的价值指标体系,需要构建政治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99.
日本的政治转型,即由政府主导型转向政治主导型。文章对日本政治转型的社会背景和促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明了政治转型进程中几种体制的特点,进而预测政治转型下的日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宪法政治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属于前宪法现象的范畴,而政治宪法则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宪法,属于宪法现象的范畴;宪法政治表达了政治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政治,解决了一个重要的价值问题,而政治宪法则描述了宪法是什么样的宪法,属于一个地道的事实问题;政治宪法范畴侧重于制度的宪法,具有静态性,宪法政治范畴关注于运行的政治,具有动态性;政治宪法注重政治之于宪法的影响力,以权力为本位,而宪法政治立足于宪法之于政治的正当性,以权利为本位;宪法政治强调政治的运行以宪法为体,宪法之于政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政治宪法则表明宪法的设计以政治为用,宪法之于政治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