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9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在朝鲜古代,乡歌的诞生意味着真正意义上国语文学的开始。新罗人认为作为一种民族诗歌形式,乡歌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社会价值。尽管三国以后文艺快速发展,但人们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依然存在着神秘主义的观念,这无疑是当时人的世界观在文艺观上的反映。在文艺实践中,朝鲜新罗人还发现文艺有明显的审美教育作用和达意宣志的作用。新罗人的这些乡歌观,为以后文艺批评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赠、和、答、送类诗歌表现出来的却是浓浓的"致意性".这"致意性"由这类诗题表现的创作主体与特定接受对象的目的关系和诗歌的具体内容而构成.它作用于接受对象的行为,即通过向特定接受对象表示某种意愿而作用于特殊的接受对象,如让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使特定接受对象认识到应该怎样,不能怎样,或使特定接受对象产生某种情态.因而,这类诗歌的创作,原本不是为着"文学",而是为着沟通人际关系,往往带有浓厚的"理念"色彩,"致意性"实为它实用本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与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理论实质——实践性、革命性与创造性,也就是从唯物性、否定性、推动性与历史性等角度对实践辩证法作具体的阐述;其根本的立足点始终根植于现实的实践活动本质,即通过对实践辩证法理论实质的考察,来揭示在历史的全部社会生活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之中产生出新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教育知识实在化过程的主体,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育理论转化成教育现实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把教育知识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崇高的职业精神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它主要包括坚定的职业信仰和开放的教育观念;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育知识实在化的客观条件;中介思维和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实践能力高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曹犇  王志强 《唐都学刊》2007,23(3):125-128
体育既是竞技项目,又具有群众性,更是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在曾担任26年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看来,体育还是外交的组成部分。因此,他十分关心体育事业,不仅推动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大发展,而且,通过体育又推动了外交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提高继续教育中训诂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改革 ,根据学员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 ,教会学生学习并运用训诂资料及训诂方法进行教学科研 ,激发学员们学习训诂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高师书法教学的目的和特点出发 ,结合高师《书法教程》的编写实践 ,论述编写高师书法教材的基本原则 ,强调高师书法教材一定要突出师范性 ,否则就失去其生存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实践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翻译教学也应走从实践到理论的路子。分析本科翻译教学现状及其主要缺陷,并从翻译的实践性特征和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探讨改进本科翻译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国内外工程实践教学特点和中国工程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工程实践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工程训练的培养方针、教学定位、教学理念和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并实践了工程训练的新课程体系:一种分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教学体系,在每一个阶段覆盖机、电、控技术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层次化的、不间断的实践过程又体现了工程实践教学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开放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权法学关注的问题既体现为人权原理这种具有哲学意味的理论问题,又体现为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与人的尊严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无论是价值问题还是事实问题,都有从不同学科共同着手予以审视的必要,也有对多学科研究成果统合的必要。人权法学是统合多学科成果的产物,它的进步有赖于多学科综合知识的滋养。在人权的制度化时代,多学科的实践性研究应当成为一种自觉:从理念、制度和现实的相互关系中把握人权的瓶颈,从实践出发回溯到理论层次认清问题,再以切合实践的理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