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930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翻译目的论和翻译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经贸外宣资料的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指导经贸外宣资料翻译的三条原则:即选择适量的信息,文本功能语用对等和概念术语译名统一,并用具体译例论述这些原则在翻译实践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2.
文化教学与语用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文化差异与语用能力的关系以及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文化教学要培养的技能和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列举了文化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军事委婉语不仅仅是修辞现象,是语言学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军事委婉语多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充分认识其构造方式、语义特征、语用原则、语用功能等有助于我们揭开军事委婉语的表象,认知其真实含义。这对了解军事委婉语的社会功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
从中西方礼貌原则入手,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恭维语回应中言语行为的使用,分析这一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类型,并分析导致语用迁移的因素,从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55.
英汉语篇文化对比分析三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语学习者在正确使用目的语语法规则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目的语的语用能力。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讲,习得目的语的语用规范比习得目的语语言形式规范更重要、更困难。本文试图以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的理论为依据,对三类语篇实例进行文化对比分析,从而验证“过渡语篇”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56.
双关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一种重要和特殊的辞格。文章从语用语言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双关之间的差异,并以语用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若干例证的剖析,提出了作为译者在英汉双关互译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语双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7.
谈中西礼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貌既有普遍性,又有文化差异性,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分别由顾曰国和利奇提出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指导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58.
在描写现代汉语中“X是(的)”语表形式的基础上,考察了“X是(的)”短语词汇化和语用法的固化过程,从而把用于委婉责备的“X是(的)”与它的同形异构式区分开来。列出用于委婉责备的“X是(的)”内部各形式表示责备语气的强弱等级。  相似文献   
59.
应用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文体式,在语言运用技巧方面有着鲜明而独到的特征,主要是:词语运用讲究准确和规范;介词短语和“的”字短语的普遍运用;明确严密而又多姿多彩的句式安排;审慎应用各种修辞手法等。应用文的语言技巧运用,也应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0.
目前语言学界对语言普遍性的研究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条是以Chomsky为代表的生成语法理论,主张通过对一种语言作深入的研究,采用推演法找出语言的共性;另一条是以Greenberg为代表的功能类型学理论,主张通过对多种语言进行比较,采用归纳法找出语言的共性。这两种思路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言中存在普遍性的观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但仍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持质疑的态度。我们认为,语言普遍性是语言学存在的理论前提,并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维度中存在。从句法和语用两个维度,根据语言现实,结合生成语法及普遍语用学理论,进一步论证语言普遍性在语言中的多维度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