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56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左平良 《云梦学刊》2002,23(3):34-36
劳动工资债权优先受偿效力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工资债权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效力。且这种效力十分强大 ,甚至可对抗担保物权。我国立法应明确规定劳动工资债权对担保物权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42.
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庆 《河北学刊》2004,24(5):24-28
周光庆认为 ,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 ,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 ,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 ,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 ,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 ,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 ,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 ,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 ,在重现和复制文本原意、保证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方面 ,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们提出的“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 ,标志着中国传统阐释学最终实现了“语言学转向”。严春友则从现象学的视域对中西哲学的两种解释学特征作了分析 ,认为在中国强解释传统依然存在的情形下 ,建立那种旨在解释古代文章的作为一门解释技术的“中国解释学”不仅毫无必要 ,而且也不应该 ,倒是主张“居中”的现象学和现代解释学值得我们去学习 ,它或许可以治疗人们在肯定与否定的两极之间跳跃的毛病。李清良鉴于对中西阐释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 ,指出中国的阐释学研究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时代问题出发 ,就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 ;从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的主体性意识角度切入中外阐释理论的研究 ,可能是使中国的阐释学研究获得其合法性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43.
仝蕾 《兰州学刊》2007,(11):108-110
宪法的生命在于宪法的实行,宪法的实行是宪法效力的外在表现,宪法效力是宪政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对宪法效力的研究关系到我国宪政体系的构建.很多时候我们仅将宪法效力归结为一句抽象的"最高法律效力"就匆匆了事,笼统含混地思考如此重大的问题,的确缺乏一种细致地划分目标、区分不同的制度功能以及确定它们之间复杂联系的耐心和决心.宪法效力分层是对宪法效力的立体研究,包括宪法效力的分类和由每一种分类导引而出的问题,遵循"原理-问题"模式,提出研究宪法效力的一种新方法,以求抛砖引玉,对我国宪法效力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4.
On Reading Test     
There has been a long discussion over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reading tests. In china's reading tests, multiple choice is the main test method in view of the4 long controversy over the validity of multiple choice, construct validation is called for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st scores and abilities. The national CET committe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validation study. As part of the project, the specialists studied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s validity by qualitative means, namely "introspective verbal reports".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questions items were handled through "expected reading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45.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私家车已十分普及,但同时也带来了全国各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加重。私家车非营利性有偿拼车可以很好地缓解交通压力,节约出行成本,还能实现节能减排。借鉴国外私家车拼车支行经验,查找我国私家车拼车无法成行的问题,提出确认"私车有偿拼车"合法性的相关建议,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6.
隐名投资合同效力的认定,不仅关系到隐名投资人与名义股东的利益,也关系到隐名投资所涉公司、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隐名投资股权受让人等合同外第三人的利益,甚至影响到交易安全、市场秩序维护、经济发展等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对隐名投资合同进行效力认定,应对隐名投资合同当事人主体、合同内容以及合同形式三方面的效力要件进行全面考量。  相似文献   
47.
重建现代法律的合法性基础,是哈贝马斯法律理论的基本目标.为此,他首先用交往理性取代传统的实践理性,然后通过普遍语用学将其交往行动理论、商谈论与法律理论联结起来.事实性与有效性的区分构成了哈贝马斯法律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他基于法律中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紧张关系,提出现代法律的合法性问题,主张引入商谈论来调和这种紧张关系,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法律有效性理论.  相似文献   
48.
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决策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对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内容、程序、原则及有效参与的要求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9.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consistency of replies to questionnaires mailed to patients and two kinds of collaterals, i.e., social workers and significant others, at a public treatment center with socially unstable and compulsory committed patients. It compares the quantity and kind of discrepancies between replies by patients and collaterals on outcome data concerning social situation and drinking habits. It aims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systematic bias among factors that may explain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reports, especially the factors compulsory commitment, worse outcome, frequency of contact and type of collateral. The responders generally agreed. Variables in which there was less agreement were explored in logistic regressions using ten explanatory variables. Significant relations did not exceed those expected by chance. Discrepancies were not systematic in size and kind. On a six-rank ordinal scale of alcohol use or abuse, however, patients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the extent of their abuse. Inconsistencies here concerned the degree but not the presence of abuse. No difference in consistency due to type of collateral was found. In conclusion, the consistency of the questionnaires was high and independent of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of compulsory commitment and of other background or treatment factors, as well as of treatment outcome and type of collateral.  相似文献   
50.
根据我国《立法法》第55条的相关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有对法律询问做出答复的权力。在某些具体案件的审理中,该种答复作为审判的依据被人民法院所适用。法律询问答复不是立法解释,亦非类似司法解释的具体应用解释,不具有作为有权的审判依据的效力。法律询问答复在普遍适用性、强制适用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的争议,其作为规范的效力如何有待讨论。法律询问答复制度的存在反映实践工作的需求,需要对相应规范进一步地明确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