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32篇
民族学   38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289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1850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针对古典自然法学的衰落,随后的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评,造成古典自然法学必然沉沦的假象.但社会法学派庞德却作出了自己独特的判断,指出了前面各种流派的批评实质,为自己法学的复兴提供了另一种解读视角,指出自然法脱机实证才是自然法学的致命伤,只有实证的自然法学才有可能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992.
19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在冷静思索卢梭关于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异常激烈的批判之际,综合分析他的感性观、理性观和自然观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他倾注了毕生精神与情感而为之奋斗的事业——人的解放.今天的教育力图冲破普遍理性主义的樊笼,追求个人自由完整的发展以及个人与他者、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正可以从两百多年前卢梭通过"自然人"而描绘的教育理想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993.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从自然语言模糊性和文化差异来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来探讨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按照通常观念来看,语言模糊性导致了误译而引起跨文化交流失败,而本文试图通过模糊性与文化差异来分析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之间的积极意义与影响.通过翻译所进行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不只是文化之间的"同"与"不同",而是达到"和".  相似文献   
994.
从巴塞罗那的城市色彩出发,通过对该城市自然色彩(包括地形、植物和水系等)和人工色彩(包括建筑、道路广场、城市小品等)的分析,指出了形成当地城市色彩的内在根源,即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时间、材料和功能。并提出在城市色彩的建设中,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挖掘地域特征并处理好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天然气加热炉的结构,设计搭建了可视化天然气加热炉实验系统.可视化实验系统用电加热的热空气来模拟燃烧热烟气,用降温的冷空气来模拟被加热的天然气.通过实验系统对筒体内中间载热介质的流动与温度分布进行实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结构,优化布置筒内加热面和冷却面,提高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环境善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到林业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易出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划分的不一致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天然林保护与保护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无效化特征。改变现存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构建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环境权益的管理制度,让第三方参与天然林管理的环境善治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97.
诗歌意象的选取经营直接影响着创作风格.北宋中期诗人郭祥正对松、竹、梅、鲸等自然意象的选取和经营时,多遗貌取神,重视其象征意义.在表达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中,写意性、概括性是其主要特色.诗人在创作中对自然意象的梳理和建构,揭示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个性化的艺术感悟.  相似文献   
998.
信仰是早期人类面对大自然的严酷而感到自身软弱无力的必然产物。在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迫下,人们感到恐惧,依靠个人力量难以与大自然和社会压迫的强大力量抗争,这就促使人们产生对超现实力量的信仰,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神力来消除恐惧,摆脱苦难与困境,实现依靠人力难以实现的目的。祈福避祸的心理需求则成为信仰产生的深层底蕴。  相似文献   
999.
郑青青 《创新》2009,3(9):27-30
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越南受到了汉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对越南的宗教形成发展及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延续到了今天。了解中国道教对越南宗教信仰的影响,是人们了解和研究越南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越南。  相似文献   
1000.
自然灾害对增进我国电网安全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国南方的电力系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遭到极大的损毁,暴露出了电网在安全方面的许多薄弱环节,对于增进我国的电网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电网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增进我国电网安全的建议和措施,在电力重建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