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家近年来积极宣传和倡导全民健身,多种多样的健身项目和形式吸引了广大的体育爱好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广泛参与。但运动损伤的案例也不断增加,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思想不重视,没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技术不规范等。在体育课或业余锻炼中,培养青少年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增强其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对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提高运动水平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监督体系,是现代企业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要,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任务。审计风险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起点,企业只有在分析风险成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旨在从根源上保证审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论传播性病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世纪绝症的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正在极大地危害着国际社会。迄今为止 ,全世界已有 2 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死于艾滋病的已多达 1880余万人。梅毒等性病在一些国家也来势凶猛 ,防范迫在眉睫。然而 ,国际社会对传播性病罪的预防和惩治还很不得力。应当尽快通过缔结国际公约 ,使世界各国共同协作预防和惩治传播性病罪。  相似文献   
24.
金融风险的传递与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春生 《唐都学刊》2001,17(3):36-39
风险传递是风险扩散、扩大化的一种机制形式。不仅有问题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会以各种方式将风险传递给健康银行,使风险在银行体系中扩散,而且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会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方式迅速扩大风险。“活破产企业”造成的危害更大。金融风险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及时处理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业规范化建设,努力建立完善的企业破产制度和市场规范,消除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四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25.
从人本哲学、教育管理和法学理论的角度,系统分析女大学生犯罪现象、特点及其成因,提出女大学生犯罪预防策略,包括更新理念,强化对女生的人本关怀、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法制教育;营造大学校园的和谐环境等,这些具体的策略都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26.
体育教学中产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正确理解伤害事故,分析产生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防患于未然,避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保证教学的正常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7.
信用风险特别是信贷风险,是我国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如何构建恰当的信用风险模型来预测信用风险的大小从而避免这类风险的发生,对我国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将影响信用风险的多种因素通过所考察的指标自身的变化来反映,考察的因素较为全面,模拟较为准确,这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我国的行政问责制以宪法为法律渊源,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经历了探索、建立、发展三个阶段。由于制度不成熟,行政问责制在问责前和问责实施中,在内容、方式、手段、结果等方面都会出现异化现象。针对造成行政问责制异化的七大原因,应在推进法律建设、加强宪法精神教育、强化民众话语权、发挥监察机关监督作用、鼓励司法机关介入、重视互联网监督等方面切实加强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9.
儿童性虐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国外学者主张从预防、教育与治疗三个维度,构建起基于家庭、学校、社会、制度、相关服务机构等相互协同的良好社会生态系统,科学有效地解决儿童性虐待难题。  相似文献   
30.
高校安全防范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预防为主”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论述了高校加强安全预防工作在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安全防范工作重在教育,防范意识重在培养的基本内容。探索了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应解决的问题和采取有效措施:抓目标管理落实责任;抓重点要害建章立制;抓安全防范保障安全;抓宣传教育警钟长鸣,以此逐步把高校安全防范工作推向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高校在发展中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