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0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2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48篇
丛书文集   1049篇
理论方法论   323篇
综合类   5976篇
社会学   590篇
统计学   34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凸现。重庆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如何发掘、保护、开发、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 ,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使之在提高重庆综合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 ,似应引起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重视。为此 ,从问题的提出、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思考与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2.
电影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且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本文除回顾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电影技术革命(如声音技术、电视技术)引发的电影美学革命外,着重阐述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正在出现和已经出现的电影艺术的本体性变革,并指出由之而可能导致的电影艺术的终结.  相似文献   
63.
关于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队伍建设落后于其他教育、教学改革,这一点已引起人们关注.多年来,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实验室工作的质量不尽人意.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成为未来实验室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变目前实验室队伍现状,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系统模型的双正交小波多分辨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小波多分辨的优点及人眼视觉系统的特性,保证了水印的不可见性及鲁棒性,同时在检测水印时也不需要原始图像,仅需涉及到相关的几个细节子图。实验表明该水印算法对于中值滤波、叠加加性噪声、JPEG有损压缩三种图像处理都是鲁棒的。检测算法还有计算量小,检测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非常有必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分析师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动因,对如何构建基于4C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对生命终极的追问,是历来大家共同探讨的话语。本文就陶渊明在《形影神》诗中所昭示的求乐、求善、大化的矛盾统一思想进行了剖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67.
本文探究“over”所体现的意象图式,重点讨论空间组合关系向隐喻延伸的转换。  相似文献   
68.
在师范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应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进行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培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化教育水平的新型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69.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70.
《桃花扇》和《哈姆雷特》两部剧中的主人公侯方域和哈姆雷特都具有忧郁的性格特征。二者的忧郁既具有不屈的斗争色彩,又具有软弱、动摇的人性弱点。他们斗争意志强烈,内心却又十分脆弱,在突然的变乱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动摇妥协。二者忧郁的差异首先是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侯方域是入道,而哈姆雷特则是装疯;其次是精神本质的不同,侯方域的忧郁充满历史的破败感和民族的兴亡感,而哈姆雷特的忧郁则是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