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38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0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1.
论元杂剧中的权力崇拜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权力的追求与驯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礼教的代代熏染、科举制度的反复筛选,形成了皇权至上、官本位以及男权中心的社会文化秩序.通过对元杂剧中鲜明的权力崇拜情结的解剖,可以使我们从一个历史的横断面清晰地看到这种社会文化秩序的存在.  相似文献   
512.
试论湘西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大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以宗族为祭祀单元;二是跨宗族的个人交往不得与本宗族的信仰互相冲突;三是个人的社会生活也必须与宗族信仰合拍;四是个人荣誉感来自于本宗族的宗教信仰并与本宗族信仰相关系。一般说来,不管是在哪一方面,苗族信仰都强调要对得起宗族的祖先,不要冲犯祖先神。我们可以从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上看到苗族的图腾祖先崇拜意识的投影。  相似文献   
513.
川东民间故事中图腾信仰的演变表明 ,崇蛇巴族是川东的土著居民。崇鸡、狗的苗瑶族群的势力与文化曾驻足川东地区 ,鸡狗与蛇 (龙 )图腾信仰发生明显的冲突与融合。之后 ,苗瑶族群的影响很快由强变弱 ,以至崇虎巴族统治川东地区时期 ,鸡、狗与虎图腾信仰的冲突与融合缺乏明显的表现 ;而蛇 (龙 )与虎图腾信仰的冲突与融合却很突出 ,并以融合为主导面  相似文献   
514.
政党政治是与公民意识相适应的一种政治治理方式。当民初政党政治移植到中国传统社会之上的时候,隐藏在国人深处的臣民意识顽强地产生了各种“抗原”,如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悠久的权谋政治传统、对公平正义的曲解、私德冲击公德的行为习惯等等,这些“抗原”导致的“排异性”最终摧毁了政党政治的健康和活力。基于此,完成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型,推动民族启蒙运动的进一步提升,才是实现政党政治现代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515.
大山崇拜源于上古时代的灵石崇拜。中国古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大山崇拜心理,这种心理最终催生出了昆仑神山这一角色。古籍中的昆仑山主要是神话理念上的,它在更多意义上是一座思想中的神山。峨眉山被古人塑造成为现实中的昆仑山,并有了其部分功能角色,成为中国神仙文化的发祥地。峨眉山被异化为昆仑山的思想文化,渊源在于华夏先民对价值对象的客观实效性追求。  相似文献   
516.
释"商"     
商文明到底起源于什么地方?商人为什么把自己称为"商"?"商"字的写法对研究商文明的起源有没有帮助?"商"字的写法对理解商文明的性质有什么启示?尽管前人已有了相当的成果,但笔者认为都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着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三重证据法".运用这种方法,得出了新的结论,即商字的写法着重昭示了商民族是玄鸟崇拜的民族,字源上来源于东部地区的鸟图腾崇拜刻符.并在此基础上对几组东部地区的图腾刻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同时对与商字在写法上有同构性、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辛字和帝字进行了新的释读.  相似文献   
517.
梓潼梦是古代士人祈求梓潼神保佑中举的梦境。梓潼神主管科举桂禄的神格衍生出梓潼梦的仙话传说,是揭示道教与中国梦文化关系值得研究的问题。史籍中关于梓潼梦的各种灵验故事,是士人企盼科举成功心态的社会记忆。唐宋时期蜀中士人的各种梓潼梦故事,丰富了中国梦文化的内容,也反映出中华文昌文化的思想内涵。梓潼梦所彰显的文昌帝君司禄主功名的神格,奠立了士大夫阶层崇拜文昌帝君的格局。梓潼梦故事在科举制度下的流行,反映了道教对科举制度的神学影响。唐宋以来社会上流传的梓潼梦故事,是中国科举制度与道教神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宋代道教宗师通过编撰褒扬梓潼帝君灵验的经书、用于祭祀梓潼帝君的斋醮科仪、供信仰梓潼神的文士受箓所用的文昌箓,对梓潼神进行道教神学的提升,以彰显梓潼梦的感应功能。通过一系列对梓潼神的道教化改造,宋代以后道教已建构起文昌帝君信仰体系。道教对梓潼梦灵验故事的特殊建构,道教的梓潼神成为中国社会专掌司禄的文化大神,深刻影响了古代拳拳于科举的士人。  相似文献   
518.
胡宝华  刘立策 《民族学刊》2017,8(3):76-83,121-125
花山岩画为先秦时期生活于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所创作.先秦时期,水稻种植已经成为骆越社会主要的经济来源,骆越社会由此形成的宇宙观、价值观及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皆体现出稻作文化的特征.在花山岩画中,诸多图像元素体现出丰富的稻作文化特征,如"蛙形人""日芒纹"强调对青蛙、鸟的崇拜,"饰羽人"、行船图对太阳、江河的敬畏,以及人们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祈愿.而花山岩画的作画地点选取,则直接与稻作生产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花山岩画本身就是一种稻作生产的祭祀仪式.这些稻作文化记忆,有的形成了民间信仰的仪式活动,有的衍生出了民族节日.稻作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宇宙观,在当代社会依然极具生态环境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519.
在凉山彝族民间文艺里,月亮意象承载着彝族历史文化记忆,是彝族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凝聚之物,表达了彝族先民 的生存智慧与奉献精神。从凉山彝族民间文艺对月亮文化的追溯、重铸和延展三个部分,探讨月亮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 代性,厘清凉山彝族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