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备受关注。作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万科企业2009年度报告显示,万科的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呈现V型反转。通过解读利润表、利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探究万科盈利能力V型反转的驱动因素的结果表明:政策面利好是万科企业盈利能力V型反转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主要经营活动收益未见增长,核心竞争力未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32.
在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大型的跨国并购主要都是水平并购,而日益增多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也大多是水平并购。可以证明,在开放条件下,并购者通过并购进入市场,如果可供选择的市场进入模式的成本足够高,那么这种并购就是有利可图的。然而,市场进入成本和并购的盈利可能之间并不是一种单调的关系。这个结论与经济活动的实践是相吻合的,跨国并购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生,是基于跨国公司判断并购后有盈利可能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3.
以2009—2013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内容分析,构建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研究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等公司特征和行业竞争属性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分析表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越倾向于披露环境信息;财务杠杆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垄断性行业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高于竞争性行业公司。因此,环境管制应与行业竞争属性相结合,并不断完善环境立法、环境监管制度及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相似文献   
34.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共同富裕。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对正确处理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5.
行业、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代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综合因子得分,然后用该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行业和资本结构为解释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行业门类和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文章对此进行了经济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大小是衡量其效率高低的主要指标。近年来,理论界从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成本效率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文献较多,而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则较少。对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4-2003年期间的盈利能力进行财务指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ROE、ROA明显低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结构、银行产权性质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其存款市场份额、存款资产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其银行产权性质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是提高其盈利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基于顾客渠道偏好的服务竞争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传统零售渠道和在线直销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两种渠道带给顾客不同的购物服务体验,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渠道偏好的顾客需要,但两种渠道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针对两种渠道带给顾客的服务体验的差异性,构建考虑顾客渠道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服务竞争模型,研究制造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以及在线渠道的增加给传统单渠道供应链和顾客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否扩大市场需求是判断制造商是否选择双渠道策略的充分条件,但是增加在线渠道之后,供应链存在服务歧视现象,可能造成市场需求减少;在线渠道的增加始终损害零售商的利益,并且可能导致供应链整体收益减少和顾客整体效用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借助数值分析发现,如果存在大量未开拓的潜在市场需求,顾客对在线渠道偏好程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收益和顾客整体效用水平,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38.
以人保财险公司为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模型,以外资保险公司全面进入中国保险市场为标志,对比分析了非寿险公司外部市场要素的各指标因素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结论表明:我国保险市场对外资保险公司全面开放后,外部市场要素对非寿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增强,市场集中度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相对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减弱。非寿险业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对非寿险公司盈利能力影响最大,依次是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市场集中度。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从外部市场角度,提出增强非寿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power structure on firms' profitability in an assembly system with one assembler and two suppliers. Two power regimes are investigated—in a Single Power Regime, a more powerful firm acts as the Stackelberg leader to decide the wholesale price but not the quantity whereas in a Dual Power Regime, both the price and quantity decisions are granted to the more powerful firm. Tallying the power positions of the three firms, for each power regime we study three power structures and investigate the system's as well as the firms' preference of power. We find that when the assembler is the most powerful firm among the three, the system‐wide profit is the highest and so is the assembler's profit. The more interesting finding is that, if the assembler is not the most powerful player in the system, more power does not necessarily guarantee her a higher profit. Similarly, a supplier's profit can also decrease with the power he has. These results contrast with the conclusion for serial systems, where a firm always prefers more power. We also find that when both suppliers are more (less) powerful than the assembler, it can be beneficial (indifferent) for everyone if the two suppliers merge into a mega supplier to make decisions jointly. When the assembler is more powerful than one supplier and less so than the other, it is always better for the system to have the two suppliers merge, and for each individual firm, merging is preferred if the firm becomes the more powerful party after merging.  相似文献   
40.
We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ownstream firms’, i.e., customers’ capital market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upstream firms, i.e., suppliers. Customers’ capital market information quality is measured by the customers’ provision of earnings forecasts, the customers’ reported earnings quality, and the customers’ coverage by financial analysts and credit rating agencies. We hypothesize and fin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ustomers’ capital market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suppliers’ oper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d by the DuPont profitability ratios. The association is stronger for suppliers with higher sales volatility, no order backlogs, customers who are less dependent on their input, and shorter business relation with customers. Collectivel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customers to the capital market has a spillover effect in the input market, i.e., helps the suppliers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