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知情权是世界各国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之一。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知情权表现为其有权了解侦查、起诉、审判机关是否立案、诉讼进程以及自身享有何种诉讼权利的权利。公安机关是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中首先接触的司法机关,它在保障被害人知情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切实维护立案侦查阶段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明确被害人知情权的范围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92.
许雄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6):22-24,21
本文以比较分析的方法阐述地理标志创造限制性的具体表现、形成因素,提出地理标志有限优先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93.
欧洲宪法性条约中的少数人语言权益保护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欧洲宪法性条约中的少数人语言权益保护情况,并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法规进行了比较,得出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94.
陈家琪 《河北学刊》2012,32(2):62-64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锡伯族西迁是被迫的,也是悲壮的。清政府之所以要让锡伯族西迁,其背后隐藏着"种族主义"的冲动和意识,同时也反映出清政府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内在愿望。其实,作为一种学术态度,种族与民族认同的问题决非阶级、贫富、教育以及道德水准、技术统治的同质化、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等方面的范畴可以取代、可以解决,它需要我们认真面对,而清乾隆年间的锡伯族西迁伊犁之事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民族认同感就不失为一个个案典范。  相似文献   
95.
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处于流失之中,并且其未能合理分享集体土地的收益,应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的判断标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配套措施,以强化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6.
试论14、15世纪英国城市中手工业行会的变化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集中和自由受雇的劳动力的出现,城市中主要的生产和经营组织──手工业行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手工业行会的分化和联合中产生和发展着,手工业行会演变为公会保护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相似文献   
97.
取得时效制度保护真正应该取得权利的勤勉之人,在保证良好经济秩序的基础上,使得物尽其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证了交易安全。所以我国民法典应当增设取得时效制度,这对完善民事法律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丽江撤地建市并提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就旅游业对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只有保护好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才能保持丽江旅游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要保护好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提高本民族素质是根本。  相似文献   
99.
一个公正的、法治的社会,应该对所有公民的基本人权予以普遍的尊重和保障,这更为突出地体现在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制度保障方面,它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从个人功利及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给弱势群体以安全感。各民族文化中都蕴涵着人道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使人类几千年来虽灾祸不断,但仍繁衍至今,生生不息。事实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需要理由,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类终极性目的。  相似文献   
100.
WTO规则下我国农业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WTO农业协议的法律规则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主张建立新的农业保护体系 ,着重论述了从法律上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 ,构建农业经济法体系 ,以提高农业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