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黄晓星 《社会》2013,33(4):147-175
在转型的社区情境中,国家基层政府的行为是策略性的,社区居民亦陷入了权变的回应过程。文章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行为的不同阶段,从中观的社区形态考察基层政府的不同策略和社区过程。政府干预、释出和旁观调控三种不同类型的行为反映了政府对于社区的态度,社区层次和事件性质是基层政府策略行为的关键自变量。文章运用拓展性个案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家在社区的基层策略,以及转型期社区的生成和发展,基层政府行为与社区回应的不同逻辑是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52.
Recent analyses of protest policing in Western democracies argue that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shift away from oppressive or coercive approaches to an emphasis on consensus based negotiation. King and Waddington (2005) amongst others, however, suggest that the policing of international summits may be an exception to this rule. This paper examines protest policing in relation to the 2005 G8 summit in Gleneagles, Scotland. We argue that 'negotiated management' cannot be imported wholesale as a policing strategy. Rather it is mediated by local history, forms of police knowledge and modes of engagement. Drawing on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e show that 'negotiated management' works best when both sides are committed to negotiation and that police stereotyping or protestor intransigence can lead to the escalation of any given event. In closing we note the new challenges posed by forms of 'global' protest and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policing of protest.  相似文献   
53.
张燕 《阴山学刊》2021,(2):69-74
文化产业被英国视为其优势产业,也是经济增长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相比,英国文化产业有其发展时间早、一体化管理、大文化视野等特点。英国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政府所起的作用非常突出,既有国家层面的总体设计、系统规划,又有地方层面对老工业城市的文化复兴,以及对社区文化和公众文化可及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54.
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劳资双方均有较规范的行动形式如罢工、闭厂等,我国的产业行动更多的是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出现的。转型时期罢工等产业行动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因此,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产业行动立法,完善相关立法。同时,为避免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从斗争主体、目的、程序和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55.
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满 《社会》2009,29(6):189-20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抗争运动爆发的频度和影响力不断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海内外关于这一题域的研究也日渐兴起。这一研究题域在概念谱系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以过程分析、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作为其主要的分析路径,以集体行动、日常抵抗、社会动员以及政治过程等理论为指导,并特别关注抗争运动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实证研究的比例正在上升,定量研究和比较研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关系主要是“主仆二元”模式。二元结构模式有对话及评价功能、性格比较功能;二元模式的变体是角色互换并有深层表现功能;对其行动目标的分析可以发现马克.吐温小说人物行动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57.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表现了与封建正统思想判然有别的平民意识。这主要表现在赞同叛逆反抗行为、重视道德和义气、盼望发迹变泰以及用因果宿命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8.
Kaplan  Howard B.  Liu  Xiaoru 《Sociological Forum》2000,15(4):595-616
Data from a panel study are used to test the theoretically informed hypothesis that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protest activities in the seventh grade has self-enhancing outcomes in the ninth grade and in young adulthood where the subjects in the seventh grade express alienation from the conventional social order. However,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protest activities in the seventh grade is expected to have self-devaluing consequences in the ninth grade and young adulthood where the subjects in the seventh grade do not express alienation from the conventional social order. The results of OL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with interaction term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As predicted, among subjects who rejected the idea that one can get ahead by working hard, seventh grade social protest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self-derogation; and, among subjects who affirm the idea that one can get ahead by working hard, social protest activities were related to higher subsequent levels of self-derogation.  相似文献   
59.
司法公正需要审判独立和对审判权实施监督两方面的共同支撑。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司法现状,检察权对审判权的监督必不可少,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统一。在改造抗诉监督制度时,必须坚持“不损害独立审判权”的底线,把抗诉理由的标准由“确有错误”修改为“认为有错误”,把抗诉范围限定在“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的案件和“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并对抗诉期间和抗诉次数作出严格限制以维护审判结果的终局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is a reply to Doron Shultziner and Sarah Goldberg's article The Stages of Mass Mobilization: Separate Phenomena and Distinct Causal Mechanisms. The article recognizes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of the study, in particular the re‐introduction of the largely neglected stage approach in social movement studies. It then raises two major concerns related to how the authors narrow their approach to single episodes of mass mobilization and how definitively they distinguish movement st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