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n China, the increase of the sex ratio at birth(SRB)associates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fertility level. The change of the parity structure,one of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low fertility level,ma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hange of the SRB. We fi nd that the de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second and higher parity deters the imbalance of the SRB in China. The increase of the SRB in China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the second and higher parity's correspondent level of SRB before 2000,and the fi rst parity's SRB also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fter 2000.  相似文献   
62.
Empirical tests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often recognize the problems created by simultaneous equations, but seldom recognize the effects of measurement error or transaction costs. Presumably because most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y are unimportant.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shows that measurement error and transaction costs and create serious econometric problems for testing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One effect of these problems is that conventional tests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an accept PPP when predictive error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reject it when predictive errors are relatively small. Another effect is to bias test of cointegration toward accepting the null of no cointegration between exchange rates and relative price indexes. We also construct a simple model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exchange rates that shows how transaction costs lead to regression switiching.  相似文献   
63.
利用A.J.Prichard与J.Zabczyk提出的所谓“变换” 未知函数法,将胎次递进人口方程组的非齐次边界条件转化成零边值问题,从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胎次递进人口发展方程组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64.
总量GDP、人均GDP、总量财富和人均财富是用来认识和确定中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位置的四个维度。以2011年轮国际比较项目( ICP)报告的购买力平价为货币转换系数,测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以美元计价的上述四个变量,从国家维和时间维两个角度来评价中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位置。研究表明:中国2014年GDP已达到了17.6万亿美元,为美国GDP的101.1%,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居民财富和人均财富水平仍然较低,分别排在90名外、120名外、第3名和60名外,仅是美国的21%、10.1%、30.8%和7.4%,中国居民的金融财富要远远小于美日。从时间维来看,中国2013年的人均GDP水平与美国1941年的相当,中国的人均GDP水平直到21世纪中叶才有可能达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中国处在经济第一大国与人均水平低下(特别是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更低)的一种经济状态,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稳增长”是中国经济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惠民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以改变当前这种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65.
基于1994—2009年间中美两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及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月度数据,并结合ADF单位根检验、Engel-Granger两步法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等方法对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名义汇率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单变量模型和两变量模型下相对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变动不具有解释力,而且三变量模型下国内外消费价格指数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变动也不具有解释力。此外,还对购买力平价在中国失效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66.
分析并比较了国际比较项目组(ICP)以1993年和2005年为基准年的2005年世界各国的货币购买力和汇率数据,得出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其汇率将逐步趋向于货币的购买力;对于发达的经济体而言,其长期均衡汇率就是货币的购买力的结论。最后运用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得出升值将是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67.
现有子女的孩次性别结构是影响女性再生育的重要因素。使用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时期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指标对女性生育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女性普遍生育但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很大,基于孩次性别结构的生育行为体现了男孩偏好;城市和镇在生育第一孩时就存在性别选择;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女性生育二孩的可能性较大,且二孩是男孩的比例显著大于是女孩的比例;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城市和镇的女性大部分不再生育,而农村女性有很大比例会生育二孩,但几乎不存在性别选择。采用某地区2019年的数据进行补充验证,同样发现:只有一个女孩的女性相比较只有一个男孩的女性生育者生第二孩的可能性要高很多,以上研究发现对当前二孩生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8.
以2014年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包括“单独”、“双独”方面的数据为基础,描述了生育政策调整下被压抑的生育潜能释放的规律性和用孩次递进比的方法预测“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初期的生育行为,与意愿分析方法相互比照,丰富了当下生育政策下生育行为预测研究。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假定2016年“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调整,湖北省第一年内会新增二孩出生量52621人,占湖北省2014年总出生量的7?41%;三年内最低会新增139262人的二孩生育量。城乡对比发现,农村新增二孩生育占到将近六成,且由抢生而导致的堆积主要集中在农村,40岁后的高龄抢生情况不严重。  相似文献   
69.
传统意义上对会计恒等式的理解,将债权人排除在企业所有权人之外;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资产即为股东权益。而从期权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将股东和债权人赋予相等的产权人地位,则可以对企业契约理论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70.
This article estimates the speed of the adjustment coefficient in structural error-correction models. We use a system method for real exchange rates of traded and nontraded goods by combining a single-equation method with Hansen and Sargent's instrumental variables methods for linear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s. We apply these methods to a modified version of Mussa's model.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lf-lives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eviations for the rates of traded goods are less than 1 year and are shorter than those for general price and for nontraded goods in most cases, implying a faster adjustment speed to pa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