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64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纪良纲 《河北学刊》2003,23(4):28-33
合理商品流通规模的质的含义 ,是指商品流通规模的大小能够使商品流通系统经营服务能力达到最大化 ,并能够使国民经济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运动状态。合理商品流通规模量的含义 ,是指商品流通规模的大小必须适合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所能承受的数量界限的可能性。商品流通规模合理化的指标体系由总量标准、结构标准和效率标准三大部分组成。商品流通规模扩张的动力结构 ,由原生动力、直接动力和间接动力组成。商品流通规模的调节机制 ,则由自我调节机制和宏观调节机制组成。  相似文献   
82.
面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课程应是一组课群,而不是一门课程.这些课群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小学至大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又包括学校第二课堂;它既包括活动类课程、赏析类课程,又包括理论类课程和渗透类课程;它的内容既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人类艺术经典作品,涉及到青少年的艺术能力培养,又涉及到美学、美育、艺术史、艺术批评、审美文化等基本知识.小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感性教育(敏锐感知,激发情感与想象);中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趣味教育(在审美赏析中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人格教育(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83.
在语言问题、客观性问题和分界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都是陷入困境的,从而其基于事实与价值的两分而将价值问题排除在理性探讨的范围之外的论断是无法被充分辩护的。否定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将从根本上否定我们对于正当性追问的意义,并剥夺我们对自己置身于中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法律制度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资格。而"价值客观化"的努力者则在其所理解的"科学确定性"的意义上来把握价值问题,导致对确定性的迷信。在价值领域内,理性具有参与的能力及作用。对于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其所必需的理性无法达成对于世界与生活的最终理解和绝对把握,然而却能完成在具体历史情景中的使命。从而,对待价值问题的合适态度应当是一种恰当的"道德实在论",它首先承认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但并不因此而承诺某种确定无疑的道德体系或价值集合。  相似文献   
84.
李京玉 《云梦学刊》2002,23(3):82-83
找“感觉”使声乐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变为清晰的“感觉” ,使声乐教学由复杂变为简单。找“感觉”为教师启发教学及学生依靠感觉刻苦训练 ,掌握发声的技巧 ,提供了便于掌握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
宗教借用理性的认识方法来表达和论证自己,以理性的形式展示自身在社会实践领域内的作用,并在人的心灵上构建着与理性认识追求相同的具有终极关怀性的未来。虽然宗教与理性互动频多,但宗教毕竞是一种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信仰,归根到底是对以非理性形式存在的神圣者的信赖,本就以非理性占据上风。其中表达人们对信仰对象的神秘情感经历的宗教经验是最深层的非理性意识的代表,它的神秘特征就成为了宗教非理性最坚实的阵地。  相似文献   
86.
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彰显着特定的伦理宗旨与理念,其伦理形态的主要内容蕴涵了学会更好生活的人文伦理向度和持守正义的政治伦理向度。通过对"学会生活"这句"习惯指令"的语义学考察,德里达把"幽灵政治学"理论形态的伦理向度慢慢呈现了出来。在他看来,生活,按其本初含义,是无法主观学会的,也就是说,人不能靠自己,必须借助其他事物的指导和引领才能学会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接受"幽灵"的指引。在高度集约化的时代,以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为参照对象,才能恪守正义,秉持良知。  相似文献   
87.
以实证研究方法为特色的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日益受到关注。中国法学研究方法正处于转型之中,实证研究方法将成为法学研究的常规范式。一些学者对法学实证研究的客观性提出质疑。求解实证研究的客观性难题可以从马克斯·韦伯那里得到启发。韦伯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研究具有代表性,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做到“价值无涉”。韦伯主张的客观性以价值关联为前提,以客观可能性为基础,以对理想类型的应用和超越为实现路径。在法学研究中,运用指向客观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必然性,这是由法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以及法学对法律的批判功能决定的。法学实证研究并不排斥主流的规范研究,两者应互相补充,这也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学实证研究要实现客观性,需要兼顾证实与证伪,注重文献的积累、理解的逻辑以及实践。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目标是要在韦伯方法论基础上实现创新和超越。  相似文献   
88.
赵振宁 《学术交流》2003,(8):112-115
目前,理论界对我国的住宅空置率问题存在许多争论,一部分人将国际空置率和国内空置的概念相混淆,得出了不甚科学的结论.科学界定空置率的合理范围,能对我国住房市场的空置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89.
为了增强反腐信心,必须对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腐败现象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腐败问题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腐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完善,腐败问题肯定会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90.
Let us say that an individual possesses aprincipled preference if she prefers satisfying her preferences without violating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governing her community to satisfying her preferences by violating these principles. Although living among possessors of principled preferences benefits individuals, maintaining such a preference is individually costly. Further, individuals can benefit from others possessing principled preferences without themselves possessing one.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occupying a choice situation which mirrors key aspects of our own situation, maximizing rationality requires individuals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principled preferences.To establish that maintaining a principled preference is individually rational for the occupants of such a choice situation, I define a range of individual strategies for them, model their choice of individual strategies as a game, and argue that this game involves an equilibrium in which all of its participants would choose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a principled prefe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