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4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86篇
管理学   17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824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5189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1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于国民党二大《妇女运动决议案》中“女子有财产继承权”的规定,民国最高法院采取了折中的立场进行限制性解释。其所面临的两难情形揭示出了法律制度的悖论。为在动荡中达到均衡,于激变中求得稳实之法,法律职能部门应在实践中发挥调整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权利,其性质是新型的用益物权,作为农民最重要的民事权利,法律应允许农民对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同时法律也应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4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近些年来,保理业务日显重要。分析了保理制度的民法基础,辨明了保理的概念,提出我国的保理契约应是无追索权的、预付的、公开的契约,保理契约的实质是以债权的让与为核心,并予以保理人该债权的担保权利,同时设立应收账款的让与的登记制度,以促进我国保理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4.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种种偏离。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要进一步向前发展,就必须把“回到马克思”和“回到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确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45.
对基本人权的保障是司法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亦无例外。我国强制执行法律体现了人权保障理念,但仍显不足,强制执行法的发展,应从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人等各利益主体的基本权利保障角度出发,完善立法,改进执行措施,在对执行当事人和案外人基本人权保障的前提下,实现生效裁判的合法、及时执行。  相似文献   
46.
迁徙自由的权利是基于人类固有尊严而应为人人所享有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依据的中国户籍制度在事实上将这项权利取消了。这种户籍管理制度所产生的不公平及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容小视,所以当前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确认并设立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显得必要而迫切。  相似文献   
47.
保险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区别在于,保险合同是以被保险人利益为重心来配置合同利益的。被保险人在合同权利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该种机制是通过被保险人行使同意权来实现的。设置被保险人同意权的目的在于实现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决定的客观化以及对被保险人人格权的尊重。被保险人同意权的行使系单方行为,包括事前的同意与事后的同意,在保险法上须以要式方式为之。我国现行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存在疏漏,应进行相应修正。  相似文献   
48.
从20世纪80年代起施行的我国外贸代理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上都存在着较大缺陷。本文以WTO对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要求为指针,认为应采取转变对外贸代理制度的认识、整合外贸代理立法、改革我国外贸经营权制度等措施,完善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度,使其与国际商事规则接轨。  相似文献   
49.
关于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采访不仅能真实地采访到用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 ,将社会丑恶现象曝光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需要 ,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然而随着隐性采访的增加 ,新闻纠纷与新闻诉讼也随之增多 ,有的记者或因运用不当、或因滥用隐性采访而被告上法庭 ,甚至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因此 ,正确认识隐性采访 ,对其进行法理分析 ,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0.
房地产预警的误区及对策的方法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房地产预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尝试着从哲学的角度对房地产预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房地产预警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